每年從早春開始,世界各地的無數(shù)游客,如同候鳥一般遷徙到日本這個小小的島國,從南到北追逐著大好春光,開啟一年一度的賞櫻之旅。
嚴島神社前的垂枝櫻。圖片:進擊的多肉
從南開到北的櫻花
日本由于國土狹長,從南到北氣候和地形差異很大,所以櫻花的綻放如同鋒面雨一樣,從南方向北方推進——這就催生了一條著名的“櫻前線”。舉個例子,京都的櫻花開始吹雪,北海道的櫻花可能才剛剛開放。櫻花的開放,不僅要受到溫度和日照長短的制約,還有品種自身基因節(jié)律調(diào)整等因素,也會影響櫻花的開放。
所以,人們根據(jù)花期早晚,把目前的櫻花品系大致分為了兩大類,即早櫻和晚櫻。早櫻和晚櫻你方唱罷我登場,共同繪制了這長達一整個春天的粉嫩。
在2月上旬(甚至更早)到達花期,3月下旬吹雪的櫻花種類,我們稱之為早櫻。早櫻以寒緋櫻、染井吉野、河津櫻以及大葉早櫻為代表,其中寒緋櫻Cerasus campanulata 和其品系的櫻花,開放時間最早,一般在2月上旬甚至1月下旬就開始到達花期。
這其中屬河津櫻最有名,這是一種生長在日本伊豆河津的櫻花,是難得的自然雜交種,親本是大島櫻和寒緋櫻。
此外,大家熟悉的染井吉野,又叫東京櫻花,則是制定櫻前線的重要參照物。早櫻品種一般為單瓣花,樹形高大,花色較為單一。
在三月上旬達到花期,四月下旬甚至五月上旬才吹雪的,我們稱為晚櫻。晚櫻品種比早櫻多得多,常見的有關(guān)山、普賢象、一葉、郁金等。晚櫻多為重瓣花,樹形低矮,花色繁多,形態(tài)華麗。
此外,還有某些品種的櫻花,會在秋天開放,比如不斷櫻、四季櫻等。
沒有雜交,就沒有櫻花林
日本野生的櫻花種類并不多,大概也就10來種,現(xiàn)在的園藝栽培觀賞櫻花,絕大部分都是由野生櫻花雜交選育而來。日本晚櫻也是如此,其實是多個野生種櫻花雜交培育的成果。
日本晚櫻包含數(shù)目眾多的櫻花品種,它們的花色從白色,粉色到綠色,黃色都有,花也有單瓣、半重瓣、重瓣和菊瓣之分,形態(tài)各異,美不勝收。
可以說,如果沒有日本晚櫻,現(xiàn)在的日本櫻花界必將黯然失色。
日本晚櫻品種‘一葉’。圖片:Arashiyama / Wikimedia
《中國植物志》將日本晚櫻處理為了山櫻花 C. serrulata的一個變種。山櫻花是一種落葉喬木,樹皮栗棕色,皮孔明顯,葉片有重鋸齒,也就是鋸齒上還有鋸齒。它的花葉同時出現(xiàn),花期較晚,一般在每年的4月到5月間。
山櫻花的原變種和毛葉山櫻花變種在我國華東、華南和中西都有分布,國外在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原變種為5枚單瓣花,花瓣為白色或粉色,平平無奇。
在日本,櫻花有一重和八重之分,對應我國的單瓣和重瓣。所以我們常看到的八重櫻,其實就是重瓣櫻花品種的統(tǒng)稱,并非指的是一個品種。
再細分的話,一般5枚花瓣的櫻花(如染井吉野)被稱為一重櫻;花瓣大于6枚,小于15枚,被稱為半八重櫻;花瓣20枚以上才算是八重櫻。如果花瓣大于100枚,則被稱為菊櫻。據(jù)說在平安時代,貴族婦人身著5層以上的櫻色衣物,也被稱為“八重櫻”。
豐富多彩的晚櫻品種
日本晚櫻品種很多,下面介紹一些常見、有代表性的品種,和大家一起云賞櫻。
關(guān)山 Cerasus serrulata 'Kanzan'
關(guān)山。圖片:Gil-Estel / Wikimedia
關(guān)山幾乎是最常見的日本晚櫻品種了,在我國也有廣泛種植,幾乎是公園植物園標配。
關(guān)山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開放。這個品種為重瓣花,花色是正統(tǒng)的櫻花粉,花朵碩大,花瓣數(shù)目可多達50枚,中間兩枚雌蕊葉化(復習下:花的各部分其實都是葉的變態(tài),雌蕊葉化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返祖現(xiàn)象),妖冶華麗,滿足你對櫻花的一切要求。
此外,關(guān)山的花和葉還可以用鹽腌漬成果脯,直接吃或者在白米粥上點綴,都是滿滿的春之味道。
御車返櫻 Cerasus serrulata 'Mikurumakaisi'
這是一個較為古老的大花品種,來源于鐮倉的桐ケ谷。據(jù)說親本中有大島櫻 Cerasus speciosa。該品種花葉同時出現(xiàn),花很特別——同一植株會開單瓣和重瓣兩樣花,而且花瓣一輪有5至7枚?;ǘ漕伾珵榈淖霞t色,花瓣先端顏色更為濃厚。
相傳后水尾天皇在京都寺廟賞櫻,盡興而歸的路上,回頭望見一樹華美的櫻花,便命人停下牛車返回,這邊是“御車返し”名字的由來。
郁金 Cerasus serrulata 'Grandiflora'
這是一個花期在4月中旬的重瓣晚櫻品種。郁金名字來源不是郁金香,而是日文中對姜科植物作為藥材時的統(tǒng)稱,通常指姜黃。
該品種會擊破你對櫻花的固有印象,因為它開出的花是薄黃色,而不是浪漫的粉色。這在數(shù)百個櫻花品種中,也是頗為難得的。
由于花色罕見,使得這個誕生在日本的櫻花品種頗受海外市場歡迎。近年來郁金被引入栽培至我國,在很多植物園和大型公園,運氣好的話都能碰到。
御室有明 Cerasus serrulata 'Omuro-ariake'
御室有明。圖片:Arashiyama / Wikimedia
如果錯過櫻花滿開的時節(jié),不湊巧碰上了櫻吹雪,別傷心,去世界遺產(chǎn)仁和寺瞧瞧,說不定能趕上開放正酣的櫻花。
仁和寺所栽培的櫻花品種,品種為‘御室有明’,又叫御室櫻。御室是皇室的意思,仁和寺是日本天皇退位后修行的門跡寺廟,所以這是由日本皇室培育出來的古老櫻花品種,身份頗為高貴。
仁和寺種植了大約200株的御室櫻,形成一個櫻花園。每年四月中旬御室櫻達到花期,花色潔白,略施粉黛,遠望如同一抹白云,纏繞五重塔上,好看極了。
御衣黃 Cerasus serrulata 'Gioiko'
御衣黃。圖片:Hamachidori / Wikimedia
流行在日本京都的一個晚櫻品種,花期一般從四月上旬開始。
這個品種相傳也是仁和寺栽培而來的,名字來源于江戶時代貴族衣服的萌黃色。其實御衣黃的花色更接近淺綠色或黃綠色,沒有郁金黃的那么明顯,御衣黃花瓣厚實,往外翻卷,開花初期是淺綠色,后期綠色逐漸褪淡成黃綠色,花瓣邊緣還是保留綠色,這時候花心開始出現(xiàn)桃紅色,逐漸向周圍擴散。
松月櫻 Cerasus serrulata 'Superba'
松月櫻。圖片:Arashiyama / Wikimedia
又稱為野田大櫻,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日本晚櫻品種,花期在4月下旬,花為重瓣花,淡粉色,花瓣邊緣粉色濃厚,中間為白色,花瓣薄如蟬翼,層層堆疊,就像穿了一件泡泡紗裙一般可愛。
普賢象 Cerasus serrulata 'Alborosea'
普賢象。圖片:foooomio / Wikimedia
四月下旬才滿開的晚櫻品種,在室町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人栽培。
普賢象是重瓣花,早期的花色為淡粉色,后期轉(zhuǎn)白,但花心會逐漸變成紅色,并且有兩枚雌蕊葉化——就像是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的一對象牙,所以被稱為“普賢象”。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很多人的賞櫻計劃。但,春光正好,不能荒廢,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私房賞櫻勝地,希望這疫情能早點過去,春暖花開。
圖片依次為嚴島神社、平等院夜櫻、法起寺三重塔、法隆寺講堂和吉野山吉水神社一目千本觀景。圖片:進擊的多肉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6年第87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進擊的多肉。@余天一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