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假如地球上只有人類,沒有其他物種,人類會怎樣?

中國綠發(fā)會
長期致力生態(tài)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
收藏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fā)會,綠會)國際部從國際知名期刊獲悉一文《人類真的需要別的物種嗎?》(Do humans really need other species?)。綠會國際現(xiàn)將該文整理編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和了解。

(科學表明,人類在其他動植物物種周圍更快樂、更健康。 圖源:Artur Debat/Moment via Getty Images)

沒有其他物種,人類絕對無法生存。

作為一名生態(tài)學家——一名研究植物、微生物、真菌和動物(包括人類)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家——我知道我們需要其他生物,至少出于以下三個原因:

一、人類需要其他物種來生產食物

首先,如果沒有其他物種,人們將沒有東西吃。

人類和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來獲取能量,并需要材料來構建身體和繁殖。只有一些微生物和植物能夠利用來自陽光、水和二氧化碳的能量來制造提供食物的基本分子。這個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沒有這些生物,人類就沒有食物吃。我們吃的幾乎所有東西要么是植物,要么是其他光合生物,要么是以它們?yōu)槭车膭游?,要么就是以它們?yōu)槭橙鈩游锏膭游铩?/p>

加工食品看起來可能不像來自微生物、植物、真菌或動物,但幾乎所有的都是。一些維生素和其他食品成分是制造出來的,但它們只是人類飲食的一小部分。

化學家已經發(fā)現(xiàn)了利用各種能源制造可用于食品的分子的方法。以這種方式生產的分子被稱為“合成的”。然而,這些過程是如此困難和昂貴,以至于目前不可能用這些合成食品喂養(yǎng)人們。

使用轉基因細菌或培養(yǎng)的細胞系生產合成食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未來,人類的飲食可能會變得較少依賴于食用植物和動物。然而,活生物體仍然是這些食物的核心成分。

要創(chuàng)造健康的土壤和可呼吸的空氣,需要無數(shù)不同的生物——大的、小的和微觀的。分解和回收廢物。以凈化水并防止侵蝕。將有毒化學物質分解成無害形式,并將其他化學物質轉化為其他生物生長和繁衍所需的營養(yǎng)來源。

我們的許多食用植物——超過1200種——依靠傳粉者生產人類和其他動物食用的果實或種子。當動物將花粉從一種植物帶到另一種植物時,授粉即允許植物繁殖的過程。蜜蜂是主要的傳粉者,但許多其他昆蟲、鳥類、蝙蝠和其他動物也在植物之間傳播花粉。

(圖片說明:鳥類和其他動物通過在植物之間運輸花粉來給植物施肥——使它們能夠生產人類食用的水果和種子。圖源:krisanapong detraphiphat/Moment via Getty Images )

各種大小的動物,從微小的螞蟻到巨大的大象,也會移動種子,傳播有利于健康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植物。多種多樣的物種,從微小的微生物到巨大的禿鷲和鯊魚,將死亡的生物體分解成可以用來種植更多食物的化學物質。

平均每一頓飯中每一口食物的物種數(shù)量令人難以置信。

二、人體需要其他物種來保持健康

人體自身的許多功能依賴于復雜和高度多樣的微生物物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微生物物種生活在皮膚和呼吸、消化和生殖系統(tǒng)中。這些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被稱為“微生物群”。

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個人微生物群來防止感染,消化和提取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并合成維生素。

例如,腸道微生物群對于將食物分解為可用能量和營養(yǎng)素,以及將其他不可消化或有毒物質轉化為可排泄的形式非常重要。

這種微生物群在人的一生中根據(jù)他們的飲食、周圍環(huán)境、生活地點和健康狀況而變化。事實上,人體由比人體細胞更多的細菌細胞組成。

飲食和藥物對健康腸道生態(tài)系統(tǒng)核心的300到500種細菌有著強烈的影響。

微生物組在預防感染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許多疾病與微生物群落有關,微生物群落僅由少數(shù)物種控制。一些醫(yī)生將健康人的糞便移植到病人身上,以建立一個健康的微生物群落,并有望治愈疾病。

三、有了其他物種,人類會更快樂

最后,研究表明,當人們與其他種類的動植物在一起時,他們更健康、更滿足。他們需要體驗其他生物體的視覺、聲音、氣味、感覺和味道,以促進身心健康。這種驅動力被稱為“生物親和力”,意思是對生物的熱愛。

例如,看到和聽到鳥會產生積極的感覺。最近在加拿大和德國進行的兩項研究發(fā)現(xiàn),附近的鳥類種類越多,人們越快樂。這可能是由于經歷了鳥類本身,或由于健康的環(huán)境,如鳥類的存在所示。

在加拿大的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徒步旅行小道上播放隱藏揚聲器中的鳥鳴。人們報告說,當他們聽到鳥類多樣性時,比聽到很少或沒有鳥類時,他們感覺更恢復,對這次徒步旅行更滿意。

如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不是農村。因此,城市規(guī)劃師和景觀設計師正在探索如何將更多的綠地和綠色基礎設施納入城市。

研究表明,當一個城市擁有多樣的野生動物、充足的開放綠地和街道和建筑物上的植被時,人們會更加活躍、壓力更小、更健康、更快樂。這些條件為人們提供了體驗和與其他生物互動的機會,以及從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為使環(huán)境健康和愉快所做的其他事情中受益。

科學家現(xiàn)在知道,需要數(shù)千種物種來維持人類生命。然而,我們才剛剛開始理解不同物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們仍然需要更多地了解為什么以及其他物種對人類生存是必要的。如果人們要成功地在太空中長時間旅行或建立太空殖民地,我們就必須了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物種才能生存和繁榮。

原文參看:https://theconversation.com/do-humans-really-need-other-species-185171

編譯:Daisy
審核:Sara

編輯:Pierre

評論
天之祥瑞
太師級
學科普,提素質。
2022-09-11
smxh676
大學士級
人類和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來獲取能量,并需要材料來構建身體和繁殖。
2022-09-10
好好真好^ω^
少師級
感覺更恢復的意思是……??
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