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不看版
· 大型狗雖然壽命短,但不太容易得老年癡呆。
· 一天給狗子喂一頓飯就好。
· 飲食營養(yǎng)均衡就行。額外添加補劑可能沒太大用處。
· 多運動,做絕育,老得慢。
這世上已經(jīng)有了數(shù)億只寵物狗。
狗的壽命只有十幾年。狗衰老的速度,比人要快得多。
對于養(yǎng)狗的人來說,這是個不幸的消息,意味著一旦養(yǎng)了一只狗,很可能在十年后就要看著它逝去。
網(wǎng)上有個說法,說在狗看來,人類就好比是精靈這樣隨便就能活500年的“長生種族”。
飼主們知道,狗在6歲之后可能出現(xiàn)“變老”的跡象。當狗狗老去時,可能出現(xiàn)掉牙、掉毛、視力和聽力變差、體重增加、關(guān)節(jié)病變、精力下降、肌肉力量變?nèi)?、免疫力變差等問題。
不過,迄今還沒有足夠客觀的“狗狗衰老標準”,因為沒有人去研究“犬類老年學”。
直到2014年,華盛頓大學的三個科學家發(fā)起了“狗狗衰老研究項目”(Dog Aging Project)[1]。
這個項目想搞清楚兩件事:一,狗狗是如何衰老的?二,有什么辦法,能延緩它們的衰老?
“狗狗衰老項目”啟動
“狗狗衰老研究項目”是個大計劃[2]。
已有100多個研究者,近4萬只寵物狗及其主人加入這個這個大規(guī)模、長期追蹤的縱向研究項目,后續(xù)研究將持續(xù)至少10年[3]。
他們還與另一個歷史更為悠久的“家犬研究項目”(Family Dog Project)展開合作。那是1990年代,匈牙利羅蘭大學的研究者開展的項目,研究“狗與人之間的行為和認知”。
“家犬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在教狗狗在磁共振檢測儀里保持靜止不動。| Training dogs to lie still in MRI scanner視頻截圖
一般而言,哺乳動物體型越大,壽命越長。貓狗的壽命通常在十幾年,而牛馬的壽命就到了幾十年。
不過,這個規(guī)律在同一物種內(nèi)部不適用。同樣是狗,大型狗比小型狗長得更快,也死得更早。體重在10千克左右的小型狗可以活十幾年,體重超過60千克的大型狗則很難活過十年。比如說,大型犬伯恩山犬平均壽命只有7年;小型犬吉娃娃平均壽命卻有15年。2013年一個研究認為[4],狗狗成年后體重每增加2千克,壽命大概縮短一個月。
狗的體型越小,平均壽命越長。|參考資料 [4]
對研究者來說,寵物狗是極好的研究對象。
其一,狗的壽命最多也就十幾年,如果從6歲開始研究,在幾年內(nèi)就可以觀察記錄到狗狗明顯的衰老過程。相比之下,要是選擇跟人類壽命接近的動物來研究——比如大象,那么可能研究資金都花光了,大象還泰然自若、變化不大地吃著香蕉。
其二,寵物狗數(shù)量夠多,基因有遺傳多樣性,又和人類一起生活在多種多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比起實驗室里環(huán)境千篇一律、飲食單調(diào)重復、遺傳高度近似的小鼠,寵物狗更像是現(xiàn)實里“基因多樣、環(huán)境多樣、經(jīng)歷多樣”的人類。因此,寵物狗的數(shù)據(jù)對人更有參考價值。
其三,狗與人共同擁有的“同源基因”有超過17000種。很多基因的作用可以在狗身上進行研究。比如說, SCN3A基因如果突變,在人身上會影響語言發(fā)育,而且會引發(fā)癲癇;同樣是這個基因突變,在狗身上也會影響狗狗嚎叫的音調(diào)[5]。又比如嗜睡癥,科學家們一直猜測可能是某些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問題,導致了白天嗜睡或者突然入睡,最終的突破點也在狗狗身上,研究者在杜賓狗的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同時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的相關(guān)基因。
杜賓犬|akc.org
最后,愿意報名參與這項研究的飼主很愛他們的狗狗,因此愿意費時費力地收集并提供各種數(shù)據(jù)。
在無數(shù)飼主的共同努力下,這個項目已經(jīng)有了不少發(fā)現(xiàn)。
大狗不易老年癡呆,老狗學得會新把戲
第一個發(fā)現(xiàn)是,大型狗雖然壽命更短,但不容易得老年癡呆。
就像人類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癥一樣,狗狗也會在老年出現(xiàn)認知障礙(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就像人類會捐獻遺體用于科學研究一樣,有些主人也忍痛捐獻了寵物犬的遺體,用于研究狗狗大腦里發(fā)生的變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和人一樣,狗狗的大腦里也會出現(xiàn)淀粉樣蛋白 -β 水平升高。
在壽命上,大型狗更短。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大狗在認知能力上也衰退得更快呢?
2020年的一個研究[6]比較了66個品種的4000多只狗,用九種任務來測試狗狗們的認知能力。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更符合“截斷”假說,而不是“加速”假說。
也就是說,不論大小,所有狗狗的認知能力都遵循差不多的發(fā)展速度,先向上,后衰退。大狗并不會“加速老年癡呆”。
大狗死得較早,也死在了認知能力更強的階段。小狗壽命較長,但在生命后期可能會出現(xiàn)更明顯的認知衰退現(xiàn)象。
關(guān)于狗狗認知能力的兩種假說,左邊是“截斷”假說,右邊是“加速”假說。| 參考資料[6]
第二個發(fā)現(xiàn)是,老狗也學得會新把戲。
2020年,維也納“聰明狗狗實驗室”的研究者對119只寵物狗(>6歲)進行了一系列的認知測試[7],發(fā)現(xiàn)狗狗越老,膽子越小,好奇心變?nèi)?,對玩耍的興趣降低,不太愿意接近陌生人或探索新環(huán)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下降了。
不過,可訓練性、社交能力、活動獨立性這幾個方面,即使狗狗年齡增長,也沒有顯著變?nèi)?/strong>。
對于某些特定任務,比如學會與訓練者進行眼神交流,由于成功后有香腸獎勵,老狗們的表現(xiàn)并不遜色。
教老狗新把戲,對延緩老狗的衰老也是有幫助的,會讓它們的認知能力維持得更好。建議飼主們有時間多和家里的狗狗玩游戲,比如把零食藏起來讓它們找。
這個研究還測試了“給狗狗吃營養(yǎng)補劑”的效果。有些飼主給狗狗添加了額外的補劑(維生素C、維生素E、魚油DHA、絲氨酸、色氨酸、茶多酚),但在這個研究里,這些補劑沒有明顯提升狗狗的認知。
另外,狗狗學校的終身訓練,似乎好處沒有預期的多,只對注意力有些積極影響,對學習速度和認知靈活度都沒有好處。
這樣做,狗狗老得慢
一天吃一頓
2022年一個研究[8]發(fā)現(xiàn),比起每天吃兩三頓、甚至“碗里永遠放著食物”的狗狗,每天只吃一頓飯的狗狗(在研究里約占8%)更健康,更聰明,患上各種疾病的風險更低。
比如說,比起其他狗狗,“一天一頓飯”狗狗的肝胰疾病風險下降了59%,胃腸道疾病風險下降了35%,泌尿系統(tǒng)疾病風險下降了29%,骨科疾病風險下降了21%,牙齒口腔疾病風險下降了16%。
疾病相對風險,藍色為統(tǒng)計上顯著的,黃色為統(tǒng)計上不顯著的。| 參考資料[8]
而且這些吃更少的狗狗,認知能力也更強。研究者埃米莉·布雷(Emily Bray)說,就像7歲狗狗和11歲狗狗之間的差距那么大。
不過,布雷也指出,這個研究并不是直接建議飼主給自己的狗狗每天喂一次,還得就狗論狗,“即便我們以后真的發(fā)現(xiàn)狗狗每天吃一頓會更健康,也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狗狗自己的喜好和期望?!?/p>
多多運動
多運動的人老得慢,多運動的狗狗也老得慢。
2022年,“狗狗衰老項目”的一項研究[9]追蹤了11574只狗后發(fā)現(xiàn),狗狗每天運動得越多,患上癡呆的風險就顯著更低。高運動量的狗狗,癡呆風險甚至只有其他狗的53%。
除了體力鍛煉,腦力訓練也有效。經(jīng)常接受腦力挑戰(zhàn)的狗狗,癡呆風險同樣更低。
這個研究還發(fā)現(xiàn),狗狗如果每天服用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的補劑比如魚油,也與更低的癡呆風險相關(guān)。
最后提醒一點,這個研究是相關(guān)性研究,不能完全確立因果關(guān)系。理論上說,也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導致了狗狗變得不那么活躍。
說到運動,2022年一個研究[10]顯示,大型狗比小型狗運動更多,住在鄉(xiāng)間的狗比住在城市的狗運動更多。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飼主年齡大,狗狗運動反而多。
研究者猜測,可能是因為比起年輕人,老年人可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反而更多。老年人工作時間更少或者更靈活,也不用帶孩子(這是個美國研究)。
多多運動的狗狗,患上癡呆的風險就顯著更低|petbasics.com
割以永治
如果不打算讓狗子生育,那就早點絕育吧。
2022年的一個英國研究[11]發(fā)現(xiàn),無論公母,早點做絕育比較好。做過絕育的狗狗,預期壽命比沒做過絕育的狗狗長。
在狗身上,生育雖然有利于“延續(xù)生命”,但不利于“延長自己的生命”。
不過,絕育后的狗狗可能會不那么聽你的指令。有研究[12][6]顯示,絕育后的狗狗對食物的興趣增加,而對“主人的指示”興趣下降。
所以,你可能會得到一只熱愛食物胖嘟嘟、但不太理睬你指令的長壽狗狗。
抗衰老藥物可能有用
2017年,24只寵物狗(>6歲,>16千克)參與了一個小規(guī)模臨床試驗[13],在10星期的時間里,其中16只用了雷帕霉素(每周口服三次,0.05mg/kg或0.1mg/kg),8只用了安慰劑。
雷帕霉素(rapamycin)本來是在器官移植后用于抑制免疫排斥反應的藥物,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種藥物可以延長酵母、線蟲、果蠅、小鼠的壽命。現(xiàn)在,這種藥物也被視為潛在的人類抗衰老藥物。
結(jié)果顯示,和使用安慰劑的狗相比,使用雷帕霉素的狗沒有出現(xiàn)明顯副作用,心臟功能則有了改善。而且在較高劑量雷帕霉素組里,70%的狗主人認為自家狗更有活力,運動得更多。研究者猜測,雷帕霉素能抗炎癥,可能減輕了狗狗關(guān)節(jié)炎導致的疼痛。
當然,雷帕霉素還需要更大規(guī)模、更長期的研究?!肮饭匪ダ享椖俊毕乱粋€計劃就是追蹤500只狗狗服用3年雷帕霉素的效果。飼主們不妨關(guān)注下這個很有希望的研究。
看不見你的笑我怎么睡得著|Unsplash
結(jié)語
在未來十年里, “狗狗衰老項目”將致力于解開狗狗身上的許多謎團,獲得許多相關(guān)的新知。
科學家們想研究的還有許多許多——
狗狗有哪些方面的智能?
狗狗如何感知周遭世界,在它們老后,這種感知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人工智能分析大數(shù)據(jù)之后,能不能拿到一只小狗的基因組,就預測出這只狗未來的長相、性格和疾病風險?
伯恩山犬有225倍的風險患上“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14]。其他不同品種的狗狗,患上各種疾病的風險是不是有差異?
那些特別長壽的狗狗,狗中壽星的遺傳基因是否有什么特殊之處?這些特殊之處又能不能在人類身上復現(xiàn)?
……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我們兩個物種已經(jīng)相伴著走過了上萬年。
曾經(jīng)“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也曾經(jīng)“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時光雖然流逝,人與狗之間,卻依然像杜甫寫的那樣,“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
參考文獻
[1]Dog Aging Project. (2022, May 11). Retrieved from https://dogagingproject.org
[2] Ogden, L. E. (2022). Inside the brains of aging dogs. Knowable Magazine | Annual Reviews. doi: 10.1146/knowable-072622-1
[3]Creevy, K. E., Akey, J. M., Kaeberlein, M., Promislow, D. E. L., Dog Aging Project Consortium, Barnett, B. G., ...Wilfond, B. S. (2022). An open science study of ageing in companion dogs. Nature, 35110758. Retrieved from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10758
[4]Selman, C., Nussey, D. H., & Monaghan, P. (2013). Ageing: It’s a Dog’s Life. Current Biology, 23(10), R451–R453. doi: 10.1016/j.cub.2013.04.005
[5]Morrill, K. (2022). Dog and Human Genetic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Dog Aging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s://dogagingproject.org/dog-and-human-genetics-similarity-and-difference
[6]Watowich, M. M., MacLean, E. L., Hare, B., Call, J., Kaminski, J., Miklósi, á., & Snyder-Mackler, N. (2020). Age influences domestic dog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dependent of average breed lifespan. Animal cognition, 23(4), 795-805.
[7] Chapagain D, Wallis LJ, Range F, Affenzeller N, Serra J, Virányi Z (2020)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changes in aged pet dogs: No effects of an enriched diet and lifelong training. PLoS ONE 15(9): e0238517.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38517
[8]Bray, E. E., Zheng, Z., Tolbert, M. K., McCoy, B. M., Kaeberlein, M., & Kerr, K. F. (2022). Once-daily f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health in companion dogs: results from the Dog Aging Project. GeroScience, 1-12.
[9]Bray, E. E., Raichlen, D. A., Forsyth, K. K., Promislow, D. E. L., Alexander, G. E., MacLean, E. L., & . (2022). Association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older companion dogs: Results from the Dog Aging Project. bioRxiv, 2022.04.20.488879.
[10]Lee, H., Collins, D., Creevy, K. E., Promislow, D. E., Akey, J. M., Benton, B., ... & Dog Aging Project Consortium. (2022). Age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in Companion Dogs: Results From the Dog Aging Project.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11]Teng, K. T.-y., Brodbelt, D. C., Pegram, C., Church, D. B., & O’Neill, D. G. (2022). Life tables of annual life expectancy and mortality for companion dogs in the United Kingdom. Scientific Reports, 12, 1–11. doi: 10.1038/s41598-022-10341-6
[12]Scandurra, A., Alterisio, A., Di Cosmo, A., D’Ambrosio, A., & D’Aniello, B. (2019). Ovariectomy impairs socio-cognitive functions in dogs. Animals, 9(2), 58.
[13]Urfer, S. R., Kaeberlein, T. L., Mailheau, S., Bergman, P. J., Creevy, K. E., Promislow, D. E. L., & Kaeberlein, M. (2017).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establish effects of short-term rapamycin treatment in 24 middle-aged companion dogs. GeroScience, 39(2), 117. doi: 10.1007/s11357-017-9972-z
[14]Shaiken, L. C., Evans, S. M., & Goldschmidt, M. H. (1991). RADIOGRAPHIC FINDINGS IN CANINE MALIGNANT HISTIOCYTOSIS. Veterinary Radiology, 32(5), 237–242. doi: 10.1111/j.1740-8261.1991.tb00113.x
作者:游識猷
編輯:odette、小毛巾
封面圖來源:Unsplash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果殼(ID:Guokr42)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sns@guokr.com
歡迎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