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顱內動脈瘤

寧夏科學傳播
原創(chuàng)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收藏

編輯:康 艷 審核:楊鵬斌

(劉麒琛)今天帶大家認識一種腦部疾病——顱內動脈瘤。也許有人覺得挺陌生一個詞?你把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蘇聯(lián)前領導人斯大林、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美國現(xiàn)總統(tǒng)拜登、中國著名“小品王”趙本山之間聯(lián)系起來,尋找他們的共同之處?你是不是立馬有些“懵”,其實這些名人都曾罹患過一種病——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前三位名人甚至就是病死于這一病魔的手下。今天我們就由醫(yī)學博士科普這種疾病。

你不可不知的腦部疾病—顱內動脈瘤

【科普小助手】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種腦部疾病——顱內動脈瘤。也許有人覺得挺陌生一個詞?你把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蘇聯(lián)前領導人斯大林、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美國現(xiàn)總統(tǒng)拜登、中國著名“小品王”趙本山之間聯(lián)系起來,尋找他們的共同之處?你是不是立馬有些“懵”,其實這些名人都曾罹患過一種病——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前三位名人甚至就是病死于這一病魔的手下。今天我們就由醫(yī)學博士科普這種疾病。

【博士】:顱內動脈瘤,是臨床當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實際上它不是腫瘤,它是一種腦血管疾病。顱內動脈瘤是在腦動脈血管壁上某些薄弱的部位,由于血流長期的沖擊將這個血管壁上薄弱的部位沖擊形成一個凸起或者鼓包,因一般形態(tài)像氣球一樣的突出,形似“瘤”而得名。其經(jīng)常發(fā)生在大腦里比較大的血管中,比如大腦動脈環(huán)、頸內動脈顱內段、大腦中動脈,基底動脈等。

顱內動脈瘤大多數(shù)情況是潛伏在體內,不破裂,無癥狀;但一旦破裂,也就意味著“炸彈”爆炸,會對人體造成災難性的打擊,可能導致偏癱、失語、昏迷甚至死亡的嚴重后果。1/3患者在30天內死亡,1/3患者幸存,但神經(jīng)功能喪失(殘疾)。在中國,顱內動脈瘤致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SAH)的年發(fā)病率接近2/10萬,在一些國家甚至高達22.5/10 萬。

顱內動脈瘤的癥狀知多少?

【科普小助手】:這種病魔如此恐怖,我們如何才能確定自己得了顱內動脈瘤?有什么樣的癥狀呢?

【博士】: 顱內動脈瘤破裂了癥狀明顯,容易識別。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惡心與嘔吐、頸部僵硬或疼痛、意識障礙。

【科普小助手】: 頭痛誰都會有,沒睡好會頭痛、著涼了頭也會痛、感冒了頭會痛等等。怎么樣的頭痛才顱內動脈瘤破裂了。

【博士】: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下面我對上述現(xiàn)象進行一一解釋。

一是顱內動脈瘤破裂的頭痛是突然的、嚴重頭痛,在動脈瘤發(fā)生破裂之后迅速出現(xiàn)。疼痛常令患者無法忍受,常描述為“劇烈頭痛”、“閃電般的頭痛”、“爆炸性頭痛”、“一生中最劇烈的頭痛”和”霹靂樣劇痛“。美國總統(tǒng)拜登曾因顱內動脈瘤破裂而入院,他對這種頭痛的描述是這樣的:“我腦海中閃爍著閃電,有著強烈的電擊一般的感覺,這是我這輩子從未有過的疼痛”;這種頭痛的特點是:(1)頭痛往往發(fā)生突然、像閃電一樣突如其來,1分鐘內即可達到疼痛高峰;(2)較彌散、定位特征不明顯;(3)頭痛劇烈。這樣的頭痛,也很少見。但一旦發(fā)生,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不是忽略了之。因為這樣的頭痛往往提示存在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而其背后原因很大可能是破裂性顱內動脈瘤。

二是惡心與嘔吐。動脈瘤破裂,血液進入蛛網(wǎng)膜下腔,導致血管痙攣和腦組織供血不足,引起顱內高壓,表現(xiàn)出惡心、嘔吐,呈噴射性。而惡心、嘔吐往往提示顱內高壓。

三是頸部僵硬或疼痛。蛛網(wǎng)膜下腔內容物為腦脊液,與全腦腦溝、腦池相溝通。動脈瘤破裂出血,直接后果就是血液進入蛛網(wǎng)膜下腔。血細胞代謝物質對腦膜產(chǎn)生炎性刺激,后枕部腦膜受刺激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頸部僵硬或疼痛。

四是意識障礙。表現(xiàn)為意識朦朧甚至嗜睡和昏迷。其主要原因為出血突發(fā)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其二是廣泛的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引起腦血管痙攣---腦缺血;另外出血可直接導致腦內血腫,以及顱內高壓,嚴重者導致意識障礙。趙本山當年顱內動脈瘤破裂時就表現(xiàn)出意識障礙。

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xiàn)視力障礙,視力減退、視野縮小,嚴重時會造成失明;以及血壓上升、體溫上升、胃腸出血和腦心綜合征等。

【科普小助手】: 顱內動脈瘤破裂好識別,那未破裂如何判斷呢?有什么辦法防止它破裂?

【博士】:未破裂的顱內動脈瘤,大多數(shù)沒有明顯的癥狀。部分患者可能會有輕微的頭暈以及相應的癥狀。當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應考慮有顱內動脈瘤的存在。這些癥狀多為動脈瘤較大時,或正好壓迫周圍的神經(jīng)組織。

1.頭痛或眼眶周痛。這種頭痛多無定位效應,但眼眶周痛與眼眶周局部組織受動脈瘤的擠壓有關。

2.視力障礙。頸內動脈大型顱內動脈瘤可直接壓迫視神經(jīng),表現(xiàn)為視野缺損,或一側瞳孔增大,或眼球位置偏斜,引起視力障礙。

3.眼瞼下垂。一側動眼神經(jīng)麻痹,會引起同側上眼瞼下垂、眼球處于外展位,向內、向上、向下活動均受限制,眼球活動障,同時瞳孔散大,直接、間接對光反射障礙。這與動眼神經(jīng)麻痹有關,后交通動脈瘤引起的占位效應是重要原因。

4.一側臉的麻木與面癱。單癱或偏癱可由動脈瘤的占位效應引起,也可由動脈瘤內的栓子脫落引起。

另外還可能表現(xiàn)為抽搐,多為大腦中動脈瘤造成,甚至會有失語、精神癥狀;飲水嗆咳、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癥狀可由小腦后下動脈瘤或椎基底動脈瘤壓迫后組顱神經(jīng)導致。

最好的辦法就是發(fā)現(xiàn)苗頭,及時去醫(yī)院就診。通過醫(yī)學手段準確判斷。比如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等。條件具備、病情許可時應爭取盡早行全腦DSA檢查以確定出血原因和決定治療方法、判斷預后。

【科普小助手】: 顱內動脈瘤有什么辦法防止它破裂?

【博士】: 腦動脈瘤在破裂前一般沒有明顯癥狀,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腦動脈壁薄弱,動脈壁像“吹氣球”一樣鼓起來,有時候就像一層紙那么薄,可以想象,在受到外力或血管壓力增高的情況下,這樣的薄弱部分非常容易破裂。所以,任何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都可能導致顱內動脈瘤的破裂。

要避免血壓劇烈波動,任何導致血壓突然升高的因素均可誘發(fā)動脈瘤破裂,如: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勞累、頭部劇烈擺動、猛彎腰、急起身、飲酒、用力排便、舉重物等誘因下,血壓突然增高,容易引發(fā)動脈瘤破裂出血。對于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定期的檢查,檢查手段包括MRA、CTA、DSA。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誘發(fā)因素,進而降低動脈瘤破裂的發(fā)生。

顱內動脈瘤是怎么引起的?你知道嗎?

【科普小助手】: 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可以預防嗎?

【博士】:顱內動脈瘤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的原因有這么幾種

1.先天性因素,顱內動脈管徑厚度是顱外相同管徑血管厚度的2/3,在發(fā)出分支的分叉部又最易受到血流沖擊,腦動脈管壁中層出現(xiàn)裂隙,有殘留的胚胎血管或是先天動脈發(fā)育存在異常與缺陷,易受血流沖擊形成動脈瘤。

2.動脈硬化,動脈壁內彈力層被破壞,進而導致動脈壁不能承受較大的血管壓力,導致動脈薄弱的部位膨出形成腦動脈瘤。

3.創(chuàng)傷,顱腦發(fā)生損傷以及手術等外力導致大腦血管壁受損形成腦動脈瘤。

4.感染,身體中任何部位發(fā)生感染都會以小栓子的形式經(jīng)血液中傳播,然后在腦動脈的終末支停留駐足。當人的顱底發(fā)生骨折,感染也會由外向內侵蝕腦動脈,引發(fā)感染性動脈瘤或是真菌性動脈瘤。

5.其他原因,目前的研究普遍認為動脈瘤的生物學過程與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而顱內動脈瘤家族史是目前已知且廣泛應用于臨床的預測動脈瘤破裂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此外,年齡、性別與顱內動脈瘤的發(fā)生均存在密切相關性。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明顯高于男性,每天吸煙20支以上可加重顱內血管壁炎性損傷從而更易導致動脈瘤發(fā)生。

“不定時炸彈”顱內動脈瘤,如何預防?

【科普小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腦動脈瘤的發(fā)生呢?

【博士】:正因為顱內動脈瘤的形成病因尚不明確,跟病人的很多個體因素相關,包括基因、遺傳、外界因素等。加之我們對顱內動脈瘤的形成原因知之甚少,對于它的預防也沒有確切有效的手段。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動脈瘤的形成,屬于血管壁的破損形成的。

對于有先天性因素如有家族腦動脈瘤病史的患者,從兒童時期就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以預防腦血管病變的發(fā)生。及時治愈創(chuàng)傷、感染,保持心態(tài)平和,避免情緒激動,減少對顱內壓的影響,以避免腦動脈瘤破裂。

對于40歲以上的中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一定要注意均衡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的攝入,同時要控制煙酒以減少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發(fā)生,避免影響腦血管壁的彈性從而誘發(fā)腦動脈瘤。

這就是目前對動脈瘤能做到的事準確的來說動脈瘤不存在完整的預防方法,能做到的是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僅此而已。

如何“拆彈”化險為夷

【科普小助手】: 得了顱內動脈瘤有沒有好治療的辦法?

【博士】: 動脈瘤的治療目前仍然是高風險的手術,是否手術,要綜合考慮,對于直徑<5 mm、形態(tài)規(guī)則的無癥狀動脈瘤,可以動態(tài)隨診觀察,定期進行腦CT、磁共振等檢查。

對于破裂動脈瘤,直徑≥5 mm,形態(tài)不規(guī)則、手術治療預期風險和難度不大;直徑<5 mm,應根據(jù)形態(tài)、位置、數(shù)量和患者情況綜合判斷。

針對動脈瘤的治療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另一種是介入栓塞動脈瘤。二者各有優(yōu)劣,具體做哪種治療,應向專業(yè)的醫(yī)生咨詢。顱內動脈瘤是腦血管病,與腫瘤有天壤之別。雖然很危險,但經(jīng)過治療后,不會像腫瘤那樣需要放療或化療。不管怎樣,腦動脈瘤也是良性疾病,如果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術后病人可以終身治愈,所以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

【科普小助手】: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進步,不管是破裂的還是未破裂的動脈瘤,通過手術成功實施治療,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減少腦出血對人類的危害,讓這顆“不定時”炸彈變成一顆啞彈。

評論
愛科普的張小濤
大學士級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每年的定期體檢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惡性疾病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增加生存率,降低病痛折磨。
2022-09-20
胡明俊
太師級
針對動脈瘤的治療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另一種是介入栓塞動脈瘤。二者各有優(yōu)劣,具體做哪種治療,應向專業(yè)的醫(yī)生咨詢。顱內動脈瘤是腦血管病,與腫瘤有天壤之別。雖然很危險,但經(jīng)過治療后,不會像腫瘤那樣需要放療或化療。不管怎樣,腦動脈瘤也是良性疾病,如果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術后病人可以終身治愈,所以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
2022-09-20
回眸~~
少師級
針對動脈瘤的治療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另一種是介入栓塞動脈瘤。二者各有優(yōu)劣,具體做哪種治療,應向專業(yè)的醫(yī)生咨詢。顱內動脈瘤是腦血管病,與腫瘤有天壤之別。雖然很危險,但經(jīng)過治療后,不會像腫瘤那樣需要放療或化療。不管怎樣,腦動脈瘤也是良性疾病,如果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術后病人可以終身治愈,所以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