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竹,又名慈孝竹,為禾本科灌木型的叢生竹。其竹稈叢生,四季青翠,且婆娑秀麗,故常見其配植于宅旁、草坪角隅、建筑物前或河岸邊。近年來,居竹偽角蚜的發(fā)生越來越頻繁,對孝順竹的為害越來越大。在江蘇地區(qū),居竹偽角蚜一年發(fā)生多代。
1 生活習性
居竹偽角蚜,又名竹莖扁蚜,屬同翅目,扁蚜科,偽角蚜屬。居竹偽角蚜的耐寒性較強,主要是以無翅孤殖蚜和若蚜在竹稈基段上越冬,有部分蟲體在竹稈的端部以及竹叢下方的土表越冬。居竹偽角蚜為不完全生活周期型,全年只營孤雌生殖,無兩性生殖。居竹偽角蚜有3種形態(tài)特征,即無翅孤殖蚜、有翅孤殖蚜和若蚜。無翅孤殖蚜不善活動,通常在找到合適位置后,就集中在比較小的范圍內為害。低齡若蚜體小,后足特別長,行動比較迅速,為居竹偽角蚜的主要遷徙蟲態(tài)。居竹偽角蚜世代交替,若蚜共4齡,完成1個世代需要1個月左右。隨著氣溫的升高,居竹偽角蚜的活動量增加,且土表的蟲體開始陸續(xù)向上爬行。3月下旬竹筍萌發(fā)時,居竹偽角蚜遷移至嫩芽處為害,并開始大量繁殖。在4—5月間,無翅孤殖蚜固定在小范圍內為害,1齡若蟲遷移、擴散至新筍和嫩梢上。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蚜量達到全年的第一個為害高峰,但從6月中下旬開始,因高溫,蚜量會有所下降。直到9月份,隨著氣溫的降低,居竹偽角蚜可以遷移至新筍上面為害。9月下旬當新筍長到30cm高時,蚜量又會增加,形成全年的第二個為害高峰。之后,蚜量逐漸減少。
在江蘇地區(qū),居竹偽角蚜僅為害叢生竹,以孝順竹受害最重。常在管理粗放、密度過大、年齡結構偏老,或者是位于低洼、陰坡的地方發(fā)生。以孤雌成蚜、若蚜群集在孝順竹的嫩梢和莖稈上刺吸嫩莖和筍上的汁液,導致竹稈變黃,影響竹的出筍,發(fā)生重時,竹成片枯死。此外,居竹偽角蚜在刺吸汁液后,還會分泌出含糖的蜜露和排泄物,誘發(fā)煤污病的發(fā)生,不但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還會散發(fā)出一種濃烈的酸臭味,常招致蒼蠅和胡蜂等來取食,影響景觀效果和孝順竹的正常生長。
2 防治方法
2.1 保護天敵
在冬季管理中,剪除有蚜的竹筍,減少來年的蟲量。在日常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注意保護和利用草蛉、褐蛉、赤星瓢蟲、異絨螨、食蚜蠅等天敵。5—6月當天敵數(shù)量比較多時,盡可能不使用化學藥劑,以免殺傷天敵。
2.2加強竹園養(yǎng)護管理
在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適當疏伐老竹稈,以加強和保持竹林的通風和透光,提高植株的抗性,減少蚜蟲的發(fā)生和為害。
2.3藥劑防治
為了準確掌握蚜蟲的發(fā)生,應定期進行觀察,并適時噴藥防治。應在天敵活動和蚜蟲遷移、擴散之前的2月至3月上旬施藥??蛇x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50%二嗓農(nóng)乳油1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施藥后10~15d復查一次,必要時,也可以再噴一次藥,以提高防治效果。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nóng)技協(xié)聯(lián)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