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原創(chuàng)]春甘藍育苗管理技術

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原創(chuàng)
通過互動交流和服務援助,滿足廣大農(nóng)民實用技術需求。
收藏

結(jié)球甘藍是適應性和抗逆性強的蔬菜,易于栽培。目前,春甘藍早熟栽培面積大,但在栽培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早熟品種在春寒年份容易發(fā)生先期抽薹,造成產(chǎn)量降低、品質(zhì)變差。在春甘藍育苗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遇低溫幼苗容易春化,這是引起先期抽薹的重要原因。為了培育健壯、合格的秧苗,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技術環(huán)節(jié):施肥、做畦育苗畦可采用陽畦,每個標準陽畦(0.05畝)施入腐熟的優(yōu)質(zhì)圈肥200公斤,再施入腐熟的大糞干或雞糞70~80公斤、過磷酸鈣2~3公斤、草木灰10公斤,施肥后深翻、耙平,留出過篩的細土備做覆土,將陽畦覆蓋塑料薄膜,烤畦15~20天后等地溫升高后再播種。適期播種春甘藍對播期要求比較嚴格,適宜播期要根據(jù)甘藍冬性的強弱,當?shù)氐臍夂驐l件,育苗方式(陽畦育苗、改良陽畦育苗、溫床育苗、溫室育苗)來確定。如晚熟品種苗齡長,多在秋末冬初播種,早熟品種苗齡短,多在1月上旬播種;溫室、溫床育苗可在12月中下旬至1月播種。甘藍種子容易發(fā)芽,一般不用進行浸種、催芽等種子處理,如所購種子發(fā)芽率低,也可進行溫水浸種后催芽。播種前先在苗畦上澆透水,水滲后將種子均勻撒播,播后蓋細土1~1.5厘米厚。播種后蓋嚴塑料薄膜,注意苗床保溫以利出苗,白天保持20℃~25℃。幼苗管理冬前播種的幼苗管理要“先控后促”。先控:越冬前秧苗出齊后,控溫控水,溫度白天10℃~15℃,夜間5℃~8℃,避免大苗越冬,造成先期抽薹。越冬時注意防寒保溫。后促:第二年春季分苗后增加肥水,提高溫度,促進幼苗生長。在幼苗3葉期進行分苗,選擇暖和天氣進行,最好分苗后連續(xù)有幾個晴天。分苗時用鏟子將秧苗挖起,在分苗畦內(nèi)按照10厘米行距開淺溝,溝內(nèi)澆水后,滲水到一半時將秧苗按照8~10厘米株距貼于溝邊,使秧苗根系舒展,隨即覆土,深度與秧苗原入土深度相同。分苗后先控制苗床白天20℃、夜間10℃,以促進根系生長。在小苗緩苗后稍降低溫度,白天15℃~20℃、夜間8℃~10℃,防止溫度過低導致幼苗通過春化。苗期光照要保證充足,促進秧苗健壯生長。結(jié)合溫度管理適當通風排濕,在陰雪天更要注意降低濕度,以免發(fā)病。煉苗在定植前7~10天秧苗澆水切塊,進行低溫煉苗,在不受凍害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溫度,以適應春季露地的低溫環(huán)境。壯苗標準甘藍適齡壯苗的形態(tài)特征是:有6~8片真葉,下胚軸和節(jié)間短,葉片厚顏色深,莖粗壯,根群發(fā)達。編輯:卜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