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桃的生產(chǎn)狀況核桃在我國的分布較廣,以云南、山西、陜西、河北等地區(qū)栽培為主,其中,尤以新疆的喀什、和田、庫車的核桃最為有名;山東等地近年來在濟南、臨沂等地大力發(fā)展核桃新品種,栽培面積扶搖直上,并在富硒核桃生產(chǎn)方面大有建樹,大有趕超上述諸原產(chǎn)地之勢,形勢喜人。核桃樹對土壤的適應性強,肥沃和瘠薄的土壤上都能生長,無論是丘陵還是山地、平川,只要土層較厚,排水良好,都能生長。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河谷,沖積地則更好。地下水位1.5米以下,pH值5.5~8.2的微酸性到微堿性土壤中即可,相對偏中性土壤中生長更好。有機質含量高,土質肥沃,理化性質好,保水、排水均良好的砂質壤土最理想。核桃多在中性到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長,pH值在5.5~7.5之間。二、核桃的需肥規(guī)律核桃由于樹體龐大、枝葉繁茂,需肥量較大,其需肥特點是氮、磷、鉀等常量元素需量較多,其中尤以氮素最多,每生產(chǎn)100千克核桃需要純氮約3千克。氮和鉀是核桃的主要組成元素,但在缺磷的土壤中也必須補充磷和鈣,同時還要增施有機肥。幼樹定植當年至發(fā)芽后開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2~3年,每年于3、6、8、10月共施4次肥即可。成年樹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施肥要根據(jù)核桃樹的樹齡以及產(chǎn)果量等,計算需肥量后予以科學施肥。三、富硒核桃的生產(chǎn)1.基肥:于秋季采果后結合土壤深耕壓綠時施用,以為樹體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在冰凍前緩慢分解吸收、開凍后逐漸加速吸收,儲備養(yǎng)分;畝施畜禽有機肥(發(fā)酵)5000千克,富硒平菇(或其它食用菌品種)菌糠廢料(發(fā)酵處理)200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50千克,富硒核桃專用肥4千克;。發(fā)芽前穴施,以促使花芽分化,并分解吸收和儲存大量養(yǎng)分;畝施有機肥(發(fā)酵)200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50千克,富硒核桃專用肥4千克;三者充分拌勻后,穴施覆土,覆蓋10厘米以上。3.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約6~7月)施用,以利于增加果重、分解吸收更多量的硒元素以及其它養(yǎng)分,可畝施有機肥(發(fā)酵)2000千克,三元素復合肥30千克,富硒核桃專用肥2千克;三者充分拌勻后,穴施覆土,覆蓋10厘米以上。4.第三次追肥:于硬核期(約6~7月)后兩周以內(nèi),做葉面噴施,主要以利于果實大量吸收微量元素為主,可畝施富硒核桃葉面肥0.5千克200倍液(兌水100千克),選擇無雨陰天或晴間多云或傍晚時分,對樹體進行整體噴灑,盡量保證不留死角。5.特殊追肥方式:有的追肥采用地表撒施、然后大水漫灌的方式,節(jié)省人工和降低了勞動強度。但是,必須撒施后隨即予以跟進澆水,不得使追肥暴露時間過長。該種模式適應于水資源富裕地區(qū),比如利用山嶺、溝岔修建儲水庫(池)等,有大量無償水源可資利用,而大多地區(qū)少有采用。沼氣建設和利用較好的地區(qū),沼渣可以替代部分畜禽糞便,并且,可以采用沼液追肥的方法,即采取溝灌的方式;基本方法是將沼液曝氣后兌水使成5~10倍液,將富硒核桃專用肥撒入追肥溝,然后直接灌入沼液稀釋液,滲入后及時覆土10厘米左右。四、注意事項1.注意施肥穴的科學分布。施肥穴的分布應以規(guī)律性的環(huán)點狀為佳,所謂環(huán)點狀,就是圍繞樹周根據(jù)2年中的施肥次數(shù),盡量保證不重復,以免破壞營養(yǎng)土壤和根系;并根據(jù)樹齡的增加呈放射狀外延,形成層層包圍之勢。2.注意有機肥一定要發(fā)酵完全。尤其使用雞糞類,必須提前進行發(fā)酵,并且必須發(fā)酵徹底;即使使用豬糞、羊糞等,也應進行發(fā)酵處理;任何畜禽糞便均不得以生糞進入施肥穴;采用植物性有機肥時,也應予以發(fā)酵處理;將完成發(fā)酵處理的有機肥與富硒核桃專用肥拌勻后即可予以追施。3.注意施肥后及時覆蓋。無論基肥還是前兩次追肥,必須保證施肥后隨即予以覆土或澆水,不得裸露。4.肥料用量每年均應進行調(diào)整,具體應根據(jù)土壤土質狀況、栽培品種以及產(chǎn)量等情況確定,不可一概而論。5.其它管理,如剪枝、殺蟲、清園等,可根據(jù)技術要求實施操作,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故不贅述。6.收獲后即應及時采樣送檢,產(chǎn)品含硒量檢驗,參考依據(jù)是“NY 861-2004 糧食及制品中鉛、鎘、鉻、汞、硒、砷、銅、鋅等八種元素限量” 標準。編輯:孫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