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身蟲屬扁形動物門、單殖吸蟲綱、雙身蟲科。我國有4屬:副雙身蟲屬、側孔雙身蟲屬、真雙身蟲屬和華雙身蟲屬。雙身蟲科的種類:成蟲體呈X狀,為2個幼體并合而成的,分為體前段與體后段兩部分。后吸器在體后段,長方形,具4對側吸鋏和1對中央大鉤;有的屬為雙葉,其上有許多吸鋏,成體無小鉤,具口腔吸盤1對,前體分出許多側枝,呈網(wǎng)狀,寄生于淡水魚類的鰓上。雙身蟲科在我國已有20多種的報告,分別寄生于鯉、鯽、鲴類、鮈亞科、鳊鲌亞科、鰱、鳙、草魚、鯪魚以及鰍科魚類等,其分布范圍很廣泛。流行情況:寄生于草魚鰓上的為鯇華雙身蟲,此蟲體較大,肉眼可見,常呈棕黑色。一般的寄生在2齡草魚鰓間隔中,也可寄生于青魚。雙身蟲也常寄生于鳊、翹嘴鲌等養(yǎng)殖魚類。主要癥狀:患病魚極不安,嚴重貧血,體色較黑,鰓組織受損,顏色蒼白,有大量黏液及污物黏著,對宿主的呼吸有一定影響,最終會因呼吸困難而死亡。防治方法:①全池潑灑40%辛硫磷溶液+硫酸亞鐵(0.2ppm);②全池潑灑2.5%敵百蟲粉劑(2ppm)+硫酸亞鐵(0.2ppm);③全池潑灑甲苯咪唑溶液+硫酸亞鐵(0.2ppm)。注意事項:為防止細菌繼發(fā)感染,殺蟲后第二天建議全池潑灑消毒殺菌藥物。編輯:馮雪君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研究員 韓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