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喬友林:如何用醫(y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讓宮頸癌成為第一個被消除的癌癥?

我是科學家
原創(chuàng)

9月14日“我是科學家”將舉辦第十七期活動

“善良的力量”

本期演講嘉賓

喬友林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研究員

WHO全球消除宮頸癌專家組成員

《如何用醫(y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讓宮頸癌成為第一個被消除的癌癥?》

喬友林采訪視頻:

“我進入公共衛(wèi)生預防醫(yī)學領域,已經40多年了?!蔽绾蟮睦峡蒲袠抢铮袊t(y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喬友林教授靜靜回顧。

“我目前 主要從事癌癥的流行病學與防治研究工作。 之前曾經從事過云南個舊錫礦的礦工肺癌的病因學研究,以及我們國家河南省林縣與河北省磁縣食管癌的病因及防治研究?,F在主要的精力是在進行和婦女有關的兩個癌癥——宮頸癌跟乳腺癌的防治研究?!?/p>

(癌細胞 | pixabay)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啟動了云錫礦工肺癌的病因學研究。研究生畢業(yè)后,喬友林參與其中,從那時開始,他開始涉入癌癥防控研究領域。1997年,喬友林從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美國國家醫(yī)學科學院學習回國,回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科大學擔任“跨世紀學科帶頭人”,開始轉向食道癌防控研究。這兩項研究,他一直做到今天。

如果說,之前從事肺癌和食道癌的研究,更像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xù)開展工作,那么,現在從事宮頸癌的防治研究,則更多出于喬友林的個人學術興趣。“從整個癌癥研究里面科學知識的積累,其實最具有預防前景的還真是宮頸癌跟乳腺癌。因為宮頸癌它是一個病毒引起的,叫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它的病因是清楚的。如果一個疾病從病因上都搞清楚的話,我們就可以從源頭上對疾病進行阻斷。”

(HPV | Shutterstock.com by Kateryna Kon)

來自世衛(wèi)組織的全球數據顯示,世界上85%的宮頸癌發(fā)病都在發(fā)展中國家,而88%的死亡也在發(fā)展中國家?!拔覀儑业母甙l(fā)區(qū)也都是在農村欠發(fā)達地區(qū)。因此,我就到了山西的襄垣縣,開展了流行病學的調研,從此就走上了宮頸癌的攻關項目,現在已經20多年了?!?/p>

在山西襄垣縣,喬友林和團隊選擇了2000人,對6種篩查方法進行比較研究,找出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2000年4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 “第四屆國際多學科大會——宮頸癌全球預防戰(zhàn)略”上,喬友林和他的“子宮頸癌篩查方法的比較研究”獲得了“EUROGIN國際大獎”。

喬友林意識到: 盡管宮頸癌已經是人類第一個可以消除的腫瘤,但是,如果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很好的產品,那些大部分欠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是沒有辦法。 “對于這些試劑技術,國際上有它的要求:首先準確度要足夠高,第二要簡單,做起來不復雜,基層的醫(yī)生培養(yǎng)培養(yǎng)就能做,另外要價廉物美,還要有很好的實用性,很多欠發(fā)達地區(qū)氣候條件惡劣,不能運送過去就失效了,所以試劑本身要能夠不依賴冷鏈運輸,包括對光對溫度也要不敏感——所以,別看只是個健康篩查試劑,但它里面的科技含量并不低?!?/p>

(全球每分鐘有一名女性患宮頸癌 | 《生命密碼》)

“我們國家的宮頸癌的篩查,其實做得很早,2005年就開始做示范了。2005年,在中國癌癥基金會和衛(wèi)生部的領導下,我們就在國內就建立了四個癌癥的早診早治示范點,其中兩個是宮頸癌,另外兩個是食道癌?!?/p>

喬友林介紹道,2017年,我國提出了“健康中國”計劃,要求提高醫(yī)療服務的覆蓋面——在他看來,這意味著很大的進步?!拔覀冎v健康,科學它要從善,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做的東西一定是要產生很好的人群的防治效果, 希望我們做出的東西,這個東西真正的有臨床使用的價值,為我們老百姓的健康保健保駕護航 。 現在科學的東西已經在這兒,我們國家有好的大環(huán)境,從臨床治療到人民健康這樣一個轉移,咱們得行動起來?!?/p>

9月14號,歡迎來A33劇場,聽腫瘤預防醫(yī)學家喬友林老師聊聊腫瘤預防的故事。

9月14日下午14:00-16:30

北京 · A33劇場

評論
科普654063d1e77c7
秀才級
全球女性因宮頸癌死亡率很高,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我國的人工智能也在不斷的努力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