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干吞藥片有五大危害

智慧女性
原創(chuàng)
圍繞農(nóng)村女性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不斷完善內(nèi)容建設(shè),提高傳播力度
收藏

生活中,不少人吃藥時因手邊沒有水而選擇把藥片直接干吞,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十分不安全的,會產(chǎn)生一些危險。

1.藥物起效慢。人體食管有三處生理性狹窄,當食物、藥物經(jīng)過時容易滯留或需更長時間才能到達胃腸道。用水送服藥片能幫助其更快到達胃腸道,有利于吸收、起效。干吞藥片,藥物到達胃腸道所需的時間變長,起效變慢。

2.傷食管。干吞藥片時,藥片容易黏在食管壁上。一些藥物對食管黏膜具有刺激作用,滯留在食管可造成胸骨后疼痛、燒灼等不適,嚴重時還會引起食管炎、食管潰瘍和食管糜爛。

3.引起惡心、嘔吐。有些藥物具有特殊的味道,如果干吞,刺激性更明顯,容易導致惡心。

4.容易誤吸。食管和氣管離得很近,如果干吞藥片,很容易引起誤吸。

5.傷害腎臟?;前奉惪咕幍人幬镌诮?jīng)過腎臟排泄時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結(jié)晶,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傷,如促進尿酸排泄的抗痛風藥,服用后會使尿液中尿酸濃度增大,容易形成尿酸結(jié)晶,如果干吞這些藥物,很可能影響藥物排泄,傷害腎臟。

所以,一般情況下,如果手邊沒有水,應(yīng)找到水再吃藥,不能干吞藥片,也不可用茶水、果汁、牛奶等飲料送服。多數(shù)藥片和膠囊需150~200毫升水送服。此外,服磺胺類藥物和抗痛風藥時,建議每天喝水2000~2500毫升,以減小對腎臟的損傷。服藥后應(yīng)當避免立即躺臥,盡量減少藥物在食管停留的時間。某些急救藥在手邊沒有水時可嚼碎含服。例如心絞痛急性發(fā)作時,可將硝酸甘油嚼碎含于舌下。

(來源:山西省健康協(xié)會/編輯:賀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