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宇宙起源于“爆炸”還是“反彈”?

科學為你解疑釋惑
原創(chuàng)
最熱門的科學話題,我們?yōu)槟憬庖舍尰蟆?
收藏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宇宙的誕生過程可能并非我們原先設想的那樣激烈。根據(jù)一項最新研究,宇宙在誕生過程中可能經歷過反復的膨脹和收縮,宇宙從一種狀態(tài)切換為另一種狀態(tài),卻始終沒有發(fā)生徹底的塌縮。

這一最新的理論被稱為“大反彈”理論,該理論其實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討論,但最近科學家們發(fā)展出一種模型,

能夠為這一理論的可能性提供證明,從而允許一個

新的宇宙從先前的收縮狀態(tài)過渡為膨脹狀態(tài)并不斷成長。在這項發(fā)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早期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應當是由量子力學原理支配的。這一機制有很多重要的結果,比如它讓原子的存在成為可能,并防止電子在圍繞原子核運動時失去能量并消亡。

盡管亞原子粒子遵循量子力學原理,但更宏觀的物質則不會遵循,從而打破平衡。研究人員認為,在早期宇宙中,整個宇宙都應該適用同一種物理學原理。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不會在收縮階段一直收縮下去直至自身崩潰,量子力學原理會使其避免這樣的結果。

根據(jù)這一模型,研究人員猜測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很有可能是從前一個收縮的宇宙中誕生的。這就意味著宇宙可能并非從一個物理學定律全部失效的“點”上經由大爆炸而來。

隨著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深入,科學家們正期待著能夠運用這一模型解釋宇宙中其他很多元素的起源問題,比如星系是如何誕生的。對此,科學家指出:“我們的模型能夠給出關于大爆炸理論的可能解釋方案,這也開啟了對于宇宙形成全新解釋的大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