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羽毛助我高飛

科普中國-綠色雙碳
原創(chuàng)
聚焦綠色低碳技術(shù)理念 科普助力“雙碳”目標實現(xiàn)
收藏

踢毽子算得上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游戲活動。早在我國的漢代時期,人們就開始踢毽子了。這一點,可以從考古學(xué)上得到驗證。在出土的一幅漢代畫像中,有一副場景就是有個人正在踢毽子??梢?,這項體育活動在當時也是深受人們歡迎的。

傳統(tǒng)的毽子做法往往比較簡單、一致。一般是將幾枚銅錢用布包起來,之后在銅錢孔里插上幾根公雞的羽毛,把它固定住。一個漂亮神氣的毽子就做好了。雖然做法簡單,但是毽子的踢法也是多種多樣,正著踢、反著踢,用腳尖踢、腳背踢、膝蓋踢,甚至還可以用頭頂。既可以一個人踢,也可以多人一起踢??傊?,踢毽子是一項靈活、有趣、簡單易行的體育項目。

踢毽子

羽毛讓“我”飛得更好

如果毽子上的羽毛一點點脫落,最終一根也不剩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再踢毽子的時候就很難用腳背精準地接到它了。就好像沒了羽毛的毽子不受控制了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到底毽子的羽毛起到什么作用呢?

這得從空氣力學(xué)的角度才能找到原因。當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飛的時候,朝四處張開的羽毛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空氣對毽子的阻力,來平衡銅錢做的毽托直線向下的重力。因為毽子的重量基本都在毽托上,當毽子飛到空中再落下的時候,如果沒有羽毛,毽子就會在空中翻滾,很難保證人的腳背能夠準確地踢到毽托上。所以,聰明的古人想到了在毽托上加幾根羽毛。雖然羽毛的重量遠遠不及銅錢,但是勝在面積大,所以毽子降落的時候能夠通過羽毛產(chǎn)生最大的空氣阻力。當毽拖偏向一邊時,羽毛產(chǎn)生的空氣阻力就能夠把毽托拉到平衡位置,有效解決了毽子在空中翻滾的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經(jīng)驗,如果一個毽子用的時間久了,羽毛都脫落變成光禿禿的了,這個時候再踢毽子,就很影響人的正常發(fā)揮,因為毽子失去了羽毛之后,總是會在空中不斷翻滾,很難準確把握毽托的角度。

羽毛球

它們也有羽毛

生活中,還有很多體育用品也是利用羽毛來保持平衡的,比如羽毛球、箭矢等。當羽毛球、箭矢在空中飛行的時候,有了羽毛的幫助,它們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平穩(wěn)飛行。而且,與毽子相比,羽毛球特別是箭矢需要快速飛行,因此,它們需要更堅硬的羽毛來產(chǎn)生更強的空氣阻力,所以,羽毛球、箭矢上的羽毛不能采用軟的公雞毛,而只能使用硬羽毛。

利用羽毛來實現(xiàn)平衡的現(xiàn)象,也在很多領(lǐng)域中得到應(yīng)用。只不過,這里的“羽毛”只是模擬了羽毛的形狀、作用,而不是真的羽毛。軍事領(lǐng)域中的不旋轉(zhuǎn)彈丸比如子彈、迫擊炮彈、炸彈等等都有尾翼構(gòu)造。這就是為了幫助它們在高速飛行中保持平穩(wěn)。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xué)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時務(wù)請注明出處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