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即智力商數(shù)(Intelligence Quotient),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shù),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1。
簡介20世紀初,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學生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據(jù)這套智力量表將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據(jù)這套測驗,大多在85到115之間。智商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年齡的成熟而發(fā)展,因教育和訓練而改變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A?比奈和醫(yī)生T?西蒙為了普及義務教育,篩選智力落后兒童,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測驗量表,即比奈西蒙量表,共有30個測驗項目,從易到難,依次排列。1908年,根據(jù)使用1905年量表的結(jié)果,比奈和西蒙又作了修改,提出一個新量表,增加了測驗項目,由原來的30個增加到54個,刪除了那些需要經(jīng)過專門訓練才能完成的項目,自3歲到成年人,每個年齡組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測驗項目。1911年,根據(jù)自己與其他學者的使用經(jīng)驗,比奈對量表作最后一次修訂,公布了新的量表,稱之為1911年量表。4
后來,特曼教授把這套量表介紹到美國修訂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作為評定兒童智力水平的指數(shù),這個比被稱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齡)/CA(生理年齡)×100。人們稱這種智商為比率智商6。
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 Wechsler,1896-1981)制定的量表簡稱韋氏量表,是另一種使用廣泛的智力測驗量表,包括兒童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學前及學齡初期智力量表。韋氏量表放棄了心理年齡的概念,保留著智商的概念,但不能使用傳統(tǒng)的智商公式,而是應用統(tǒng)計學原理,根據(jù)人們的智力,按照正常分布的事實,計算出離差智商,用以表示智力的高低。韋克斯勒假定,人們的智商是以平均數(shù)字100和標準差15為正態(tài)分布的。因此,只要我們能夠以標準差為單位計算一個人與他所在團體的平均數(shù)的差異,就可以求得他的智商。4
影響因素一、遺傳: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xiàn)于血緣關系上, 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jié)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父母是表親,低智商的孩子明顯增加。5
二、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種促進兒童智力發(fā)育的活性物質(zhì),特別是對智力發(fā)育有重要影響的?;撬岜扰D桃叱?0倍之多。據(jù)調(diào)查,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兒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5
三、飲食:飲食單調(diào)導致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或者飲食量過少,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會導致智商發(fā)育受阻。攝入過多重金屬元素如鉛、銅等也會影響智商。5
四、體重:體重超過正常兒童20%的孩子,其視覺、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于較低的水平。這是因為肥胖兒過多的脂肪進入腦內(nèi),會妨礙神經(jīng)細胞的發(fā)育和神經(jīng)纖維增生。5
五、環(huán)境:生活在枯燥環(huán)境里的兒童,如棄嬰,得不到母愛及良好的教育,智商會較低。據(jù)研究調(diào)查表明,這類孩子3歲時平均智商僅為60.5,反之,處于良好環(huán)境的3歲兒童智商平均為91.8。5
六、藥物:某些藥物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如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使智商偏低,當停藥若干年后,智商便會有所提高5。
與情商的區(qū)別首先,智商和情商反映著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心理品質(zhì)。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能力等。也就是說,它主要表現(xiàn)人的理性的能力。它可能是大腦皮層特別主要是主管抽象思維和分析思維的左半球大腦的功能。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系的能力。情商所反映個體把握與處理情感問題的能力。情感常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它是非理性的,其物質(zhì)基礎主要與腦干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大腦額葉對情感有控制作用。3
其次,智商和情商的形成基礎有所不同。情商和智商雖然都與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有關,但是它們與遺傳、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是有所區(qū)別的。智商與遺傳因素的關系遠大于社會環(huán)境因素。據(jù)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智力商數(shù)》詞條載:“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約70%-80%智力差異源于遺傳基因,20%-30%的智力差異系受到不同的環(huán)境影響所致。”情商的形成和發(fā)展,先天的因素也是存在的。美國心理學家艾克曼的研究表明,從未與外界接觸過的新幾內(nèi)亞人能夠正確地判斷其它民族照片上的表情。情感又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民俗學研究表明,不同的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有顯著差異。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先天盲童由于社會交流的障礙導致的社會化程度的影響,其情感能力相對薄弱。人類學研究表明,原始人類的情感與文明人的情感有極大差異。他們易怒易喜,喜怒無常,自控能力很差。美國有的人類學研究者認為,人類童年時代的情感控制能力很弱,以現(xiàn)今的眼光看,很像是患有集體精神病。從近代史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人的情感容易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人總是有著根深蒂固的從眾心理。7
再次,智商和情商的作用不同。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認識事物。智商高的人,思維品質(zhì)優(yōu)良,學習能力強,認識程度深,容易在某個專業(yè)領域作出杰出成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調(diào)查表明,許多高智商的人成為專家、學者、教授、法官、律師、記者等,在自己的領域有較高造詣。情商主要與非理性因素有關,它影響著認識和實踐活動的能力。它通過影響人的興趣、意志、毅力,加強或弱化認識事物的驅(qū)動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學習效率雖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時能比高智商者學得更好,成就更大。因為鍥而不舍的精神使之勤能補拙。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調(diào)節(jié)的一種能力,因此,對人際關系的處理有較大關系。其作用與社會生活、人際關系、健康狀況、婚姻狀況有密切關聯(lián)。情商低的人人際關系緊張,婚姻容易破裂,領導水平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通常有較健康的情緒,有較完滿的婚姻和家庭,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容易成為某個部門的領導人,具有較高的領導管理能力,情商(EQ)會影響智商(IQ)的發(fā)揮。8
與智力的關系智商是智力商數(shù)的簡稱,它通過一系列的標準測試測量人在其年齡段的智力發(fā)展水平。9
智力是一種綜合的認識方面的心理特性,它主要包括:1、感知記憶能力,特別是觀察力:2、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即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3、創(chuàng)造力,則是智力的高級表現(xiàn)。10
平均智力水平理查德·林恩教授是智商領域的資深研究者,1977年開始從事人種智商研究。2005年,林恩教授公布了一項“大膽”的研究成果,稱“男性比女性的智商高5點”。隨后,林恩還對世界各國大學生的平均智商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美國大學生智商為110,居全球之首,而英國大學生緊隨其后,平均智商109。2
2006年,理查德·林恩教授出版了名為《種族智力的差異:一種進化分析》的新書,總結(jié)出不同地區(qū)人種智商的差異排位以及原因,并據(jù)此繪制了IQ世界地圖。在林恩教授繪制的IQ世界地圖上,猶太人智商最高,平均達125以上,之后為德國109,荷蘭107,波蘭106,歐洲人、東亞人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為105。而之后排位是愛斯基摩人(91),東南亞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諸島土著居民(85),南亞及北非人(8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人(67),澳大利亞原住民(62)。人種智商最低地區(qū)是南非沙漠高原的叢林人和剛果(布)雨林地區(qū)俾格米人,平均智商為54。2
客觀地說,科學測試孩子的智力能幫助家長盡早找到開啟孩子智力的金鑰匙,正確了解孩子的優(yōu)勢和弱勢。對于智力低弱的孩子,則能夠較早發(fā)現(xiàn),較早治療。如果方法不當,過早而又輕率地給孩子盲目定性,則可能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長。11
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超常的智力或能力,建議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也可以做智商測試。對超常兒童的測試方法比較復雜,專家會采取多種多樣的評估方法來鑒定他們的潛能和能力,比如提名法、觀察法、動力評估法、表演和歸檔等非傳統(tǒng)方法。11
應用領域?qū)W習我們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學習知識外,會花大量時間在智商訓練方面。學數(shù)學來鍛煉數(shù)字計算、空間想象、邏輯推理能力,用語文、英語、歷史、地理等鍛煉詞匯、記憶能力。12
韋氏智力量表能夠測量兒童的兩種智商的合成,一個是言語智商,一個是操作智商。從這個智力測驗中,我們不僅能夠反映孩子的智商的總體水平,而且還能鑒別孩子的言語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否發(fā)展平衡。智力不佳的孩子往往有兩種類型:一是言語落后型,這類孩子的智力困難主要是言語能力低下造成的,所以學習知識受到很大的妨礙;另一類是操作能力落后型,這類孩子語言能力并不低下,能有效地回答有關語言方面的測試,但在操作時間和空間認知能力上十分落后,解決數(shù)量和邏輯思維問題時,自然是困難重重了13。
棋藝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棋類運動就相對來需要較高智商。根據(jù)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的測試,國內(nèi)最好的圍棋棋手之一常昊的智商是138,有世界圍棋第一人之稱的李昌鎬智商是139,他們的智商就屬于超高水平。14
提高辦法腦科專家們認為智力商數(shù)(IntelligentQuotient,簡稱IQ)是與生俱來的,受到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父母的智商水平對后代的智商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后天環(huán)境中的許多因素也會對智商產(chǎn)生影響。5
人經(jīng)過一晚的睡眠,大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吃完早飯后是人一天之中智商最高的時候。如果不吃早飯,大腦會處于饑餓狀態(tài),人的智商會很低。大腦工作幾個小時后,到了中午12點,大腦很累了,這時人的精神會很差,智商比較低。中午睡半個小時,讓大腦休息一下,下午的智商會比較高。到了晚上10點鐘,大腦工作了一天,非常疲憊,這時人的智商非常低。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大腦休息,提高次日的智商。晚上不要喝水,睡覺的時候不要想事情,以免影響睡眠質(zhì)量。15
人在高興的時候智商會提高,人在疲勞、饑餓、慌張、激動、悲傷、恐懼、郁悶、緊張、著急、憤怒、煩躁、沖動、急躁的時候智商會下降。所以為了提高我們的智商,一定要忘記痛苦的事情,多想一想快樂的事情。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大發(fā)脾氣,不要大吼大叫,一定要做一個淡定、冷靜、樂觀、堅強、幽默的人。經(jīng)常動腦筋的人的智商會越來越高,長期不動腦筋的老年人會得老年癡呆癥。訓練手腳的靈活性可以開發(fā)大腦,提高智商,保持手腳、身體、頭部暖和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給大腦提供營養(yǎng),保持空氣流通,給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可以提高智商。15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大部分人的潛能沒有被開發(fā)出來,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開發(fā)我們的潛能,獲得成功,相信自己,你不是不聰明,只是你的潛能沒有被開發(fā)出來。多看一些成功人的演講和書,人的智商和情商就會提高。想成功就要向成功的人學習,和聰明人在一起,會變得聰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無數(shù)的困難,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失敗,所以不要怕困難,不要怕失敗。辦法總比困難多,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都要堅強,樂觀,相信次日會更好。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的生活水平會越來越高。15
人類的智商可分為流體智商(fluid IQ)和晶體智商(crystallised IQ)兩種。這兩種智商都可以通過“四管齊下”的做法來增強。這4種做法為:16
一、改變兒童不良的飲食習慣;16
二、為兒童營造一個具啟發(fā)性和刺激感官的環(huán)境;16
三、增強孩子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16
四、引導孩子制定一個目標、啟發(fā)他們進行創(chuàng)意思考。16
飲食習慣拉加扁醫(yī)生說,美國的科學人員曾對紐約803所小學的1萬名資質(zhì)普通的學生進行了試驗,探討飲食習慣與智商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發(fā)現(xiàn),學校在規(guī)定食堂不準售賣含附加糖分的食物,并規(guī)定學生不準帶含有附加糖分的便當?shù)綄W校后,學生的課業(yè)成績和考試成績都顯著進步了。后來,科學家們又禁止這群學生吃含有色素和高脂肪(超過30%)的食物。幾個月后,學生們的學業(yè)成績又再次出現(xiàn)驕人的表現(xiàn)。這份調(diào)查報告當時還被刊登在極具代表性的《Lancet》醫(yī)學刊物上,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17
美國、英國和以色列等國的科學家們也進行過類似的試驗。這次他們發(fā)現(xiàn),兒童在改變飲食習慣(不吃含添加糖分、含色素和高脂肪的食物)后的6個月,智商可增加0至25點。換句話說,要是該名兒童在改變飲食習慣前的智商是100點(普通智商),后來卻增加了25點,那他的智商就提升至天才兒童的智商。16
幼年環(huán)境除了改變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之外,提供有益腦細胞發(fā)育的環(huán)境,也可以提升他們的智商。拉加扁醫(yī)生說,嬰兒出世后一天到晚都在睡覺,而且睡飽就喝奶,喝飽后又繼續(xù)睡。這種自然行為對許多父母而言是“乖寶寶”的表現(xiàn),可對美國的專家而言,卻是不明智的做法,這會白白錯失了提升智商的良機。18
醫(yī)學人員發(fā)現(xiàn),智商的高低其實取決于腦細胞與腦細胞之間所建立的銜接橋梁的多寡。當一個人的腦細胞出現(xiàn)高量交流活動時,那個人的智商就會比一個腦細胞與細胞之間缺乏溝通的人來得高。18
愛與培養(yǎng)對嬰兒進行輕輕地撫摸,可促進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應堅持每天3次對嬰兒頭、頸、胸及四肢做重點按摩,并撫摸嬰兒全身,每天堅持15分鐘,連續(xù)10多天可見效。19
圖書是提高孩子智力的很好手段,對1歲內(nèi)嬰兒應選用彩色圖片,如一條狗、一個蘋果、一支筆等。利用圖片讓他們認識看不到的東西或與看得到的東西相聯(lián)系。對1-2歲孩子應選擇有大幅圖字的書,內(nèi)容能反映他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如花、動物、房子等,并與字相聯(lián)系。對2-3歲的孩子應選擇含有故事內(nèi)容的圖畫書,配合能跟著念的兒歌。對3-4歲的孩子應選擇新鮮事物,有更多細節(jié)的書,如動物的故事、簡單短小的童話,也可選一些短的唐詩,雖然不甚理解,也有利于增強記憶力。在給孩子講述故事時,要鼓勵孩子提問和插話,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及思考能力。20
益智飲食核桃和芝麻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這兩種物質(zhì)營養(yǎng)非常豐富,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它們,可為大腦提供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雜質(zhì),提高腦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失眠癥,松弛腦神經(jīng)的緊張狀態(tài),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21
豆類及其制品含有人體所需的優(yōu)質(zhì)蛋白和8種必需氨基酸,這些物質(zhì)都有助于增強腦血管的功能。另外,還含有卵磷脂、豐富的維生素及其他礦物質(zhì),特別適合于腦力工作者。大豆脂肪中含有85.5%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以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最多,它們具有降低人體內(nèi)膽固醇的作用,對中老年腦力勞動者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尤為有益。21
魚肉魚肉脂肪中含有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備保護作用的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健腦。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頓魚特別是三文魚、沙丁魚和青魚的人,與很少吃魚的人相比較,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病率要低很多。吃魚還有助于加強神經(jīng)細胞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21
高智商名人埃瓦里斯特·伽羅瓦(1811–1832),IQ=180,法國數(shù)學家?,F(xiàn)代數(shù)學中的分支學科群論的創(chuàng)立者。用群論徹底解決了根式求解代數(shù)方程的問題,而且由此發(fā)展了一整套關于群和域的理論,人們稱之為伽羅瓦群和伽羅瓦理論。在世時在數(shù)學上研究成果的重要意義沒被人們所認識,曾呈送科學院3篇學術論文,均被退回或遺失。后轉(zhuǎn)向政治,支持共和黨,曾兩次被捕。21歲時,因父親的去世,著作被拒,女友離去的多重打擊,自己與女友未婚夫決斗,自知自己必死無疑,事先告訴自己好友自己將死,請將自己的數(shù)學研究成果保留。在決斗的頭一天,埃瓦里斯特·伽羅瓦奮筆疾書,想寫下自己的所有論述,并不斷在紙上寫下“我沒有時間?!钡淖盅?。他就僅用了天還未亮的這一個清晨,就解決了歷代數(shù)學家數(shù)個世紀,一直不能完成的成就。當天早上前去決斗,隨后決斗而死。22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William James Sidis IQ=265+)
神童Sidis(1898–1944),十九世紀末紐約出生。Sidis才6個月時,就學會了26個字母,一歲半看紐約時報。3歲時他開始對高等數(shù)學感興趣,4歲時已精通法文。8歲時他從高中畢業(yè),已能流利的使用希臘語、拉丁語、德語、俄語、土耳其語和亞美尼亞語。傳說他后來一共懂40種語言而且能互相翻譯,一天能學會一門外語。11歲時進入哈佛大學,給哈佛數(shù)學協(xié)會作四維空間的講座。23
維特根斯坦 (IQ=230)
維特根斯坦(1889-1951),最天才的哲學家。這個人的生活和思想比較離奇。他10歲就自己做了一臺縫紉機;22歲就獲得了飛機發(fā)動機的一些專利;一戰(zhàn)的時候他照樣和普通子弟一樣應征入伍,一邊打仗負傷,一邊卻寫了本關于哲學的書。完書的時候,才29歲,這書被后世譽為哲學界自柏拉圖以來,最重要的一本專著;維特根斯坦的父親是個億萬富翁,維特根斯坦把他所繼承的遺產(chǎn)全部送給別人,跑到小鄉(xiāng)村當小學教師,他發(fā)現(xiàn)那里沒字典,于是又一個人編了一本類似我們國家《新華字典》那么有影響力的工具書;后來教師當厭倦了,偶爾玩票搞搞建筑吧,一不留神又成為一個后現(xiàn)代建筑的主要設計師······有一次維特根斯坦跑來讓羅素判斷他是天才還是傻帽:“如果是傻帽,我就去開飛艇;如果是天才,我就會成為哲學家”,結(jié)果羅素告訴他無論如何不用去開飛艇。23
里查德·婁波(Nathan Leopold IQ=210)
Leopold是芝加哥的富家子弟,智力極高,會說15種語言而且是個鳥類專家。當時是法學院的學生,狂熱地崇拜尼采的“超人”學說。1924年5月21日,他和弟弟Loeb一起冷酷地無故殺害了一個14歲的鄰家孩子(Bobby Frank),只是為了證明他們的智力能夠干成一樁“毫無破綻的謀殺”而不被偵破,當時他19歲。23
伊曼紐爾·斯維登伯格(Emanuel Swedenburg IQ=205)
1688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個基督教家庭誕生了一個小孩。從小他就有神秘的傾向,不到10歲就會和牧師們談論神的事情。大學畢業(yè)后,便到英國研習物理和天文學,也到過荷蘭、法國和德國,他也喜歡機械,曾學習制表、書籍裝訂、雕刻術和鏡片研磨等。爾后又研究宇宙論、數(shù)學、解剖學、經(jīng)濟學、冶金學、地質(zhì)學和化學。他幾乎通曉那個時代的所有學問,學術成就遠遠超過他那個時代的水準,到現(xiàn)今尚未能完全被理解。50多歲后,他放棄一切,開始了自稱的“天啟”的靈界溝通的生涯。所著的《靈界記聞》厚達8大冊數(shù)千頁,記錄了他30年來在“異界”的所見所聞。24
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IQ=260)
萊布尼茨(1646-1716),德國哲學家,和牛頓同為微積分學的創(chuàng)建人。1646年7月1日生于萊比錫,1716年11月14日卒于德國的漢諾威。他的多才多藝在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的著作包括哲學、歷史、語言、生物、地質(zhì)、機械、數(shù)學、物理、法律、外交、神學等方面。同時他還被認為是計算機科學和數(shù)理邏輯的創(chuàng)始人。25
格勞秀斯(Hugo Grotius IQ=200)
格勞秀斯(1583-1645)自幼有神童之稱,11歲進入萊頓大學學習,15歲赴法國奧爾良大學攻讀法律專業(yè),16歲回荷蘭海牙任律師,20歲任官修《荷西戰(zhàn)史》總編輯,25歲擔任荷蘭等省檢察長。然而格勞秀斯的成功并不限于此,他的著作《戰(zhàn)爭與和平法》、《捕獲法》和《論海上自由》,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近代國際法的基本原理,才使他成為近代國際法學的奠基人,而被世人譽為“國際法始祖”。26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IQ=200)
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他是古希臘斯吉塔拉人,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美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政治學》等。27
加里·卡斯帕羅夫 (IQ=190)
前蘇聯(lián)、俄羅斯國際象棋棋手,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獲得者。1963年生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庫,6歲開始下棋,13歲獲得全蘇青年賽冠軍,15歲成為國際大師,16歲獲世界青年賽第一名,17歲晉升國際特級大師,1985年獲世界冠軍,此后又數(shù)次衛(wèi)冕成功。他能講15國語言,還是一位數(shù)學家、計算機專家和紐約《華爾街》雜志的定期撰稿人。28
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IQ=160)
比爾·蓋茨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個靠觀念、智能和思維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財產(chǎn)是160億美元;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個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內(nèi)創(chuàng)造財產(chǎn)達139億美元的奇才;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靠電腦軟件積累億萬財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開發(fā)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創(chuàng)造巨大財富的典范……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的地球上刮起了一陣強勁的比爾·蓋茨旋風。29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IQ=160)
“宇宙之王”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2018),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畢業(yè)于牛津大學氣象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Universitas Cantabrigiensis)。并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因為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所以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72年,他考查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fā)現(xiàn)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fā)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zhì)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fā)現(xiàn)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tǒng)計力學統(tǒng)一在一起。30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被盧伽雷氏癥禁錮在輪椅上20年之久的情況下做出的,這是真正的空前絕后。31
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 (IQ=200+)
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Stephen Gary Wozniak 1950年8月11日-),美國電腦工程師,曾與史蒂夫·喬布斯合伙創(chuàng)立蘋果電腦(今之蘋果公司)。沃茲尼亞克在1970年代中期創(chuàng)造出蘋果一號和蘋果二號,蘋果二號風靡普及后,成為1970年代及1980年代初期銷量最佳的個人電腦,被譽為是使電腦從“昔日王謝堂前燕”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工程師。在自傳i WOZ中稱自己幼年時測智商結(jié)果為200+,像他這樣一位極端崇尚誠實的人想必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撒謊。32
研究進展從名人傳記中發(fā)現(xiàn),許多高智商的人患有精神病,如貝多芬、安培、牛頓、盧梭等,但他們大多是成名后才出現(xiàn)精神異常,只有少數(shù)人是在病態(tài)過程中創(chuàng)建成果,如畫家梵高。有人對1031個被人認為是高智商的美國人進行過分析,發(fā)現(xiàn)有精神病的占4.2%,比普通人群中精神病患病率高出好多倍。高智商人物的一級親屬中,精神病發(fā)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也有人發(fā)現(xiàn)精神病患者的一級親屬中,高智商人物高于一般人群。這說明,高智商和精神病在遺傳上有雙基因的可能性。有人用艾森克個性問卷(EPQ)對藝術家、作家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作家在概念過度包涵、怪異思想上和精神病人有些相似。3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何清華 - 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