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唇斑葉蘭,蘭科,斑葉蘭屬植物。產(chǎn)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至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也有。生于海拔2600-4500米的林下、灌叢下或高山草甸。
形態(tài)特征植株高12-22厘米。根狀莖短或稍長,莖狀,匍匐,具節(jié)。莖短,粗壯,基部具多枚集生呈蓮座狀的葉。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5厘米,寬0.8-2厘米,綠色,無白色斑紋,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具柄;葉柄長0.8-1.5厘米,下部擴(kuò)大成鞘?;ㄇo粗壯,直立,長9-18厘米,被腺狀柔毛;總狀花序具多數(shù)、密生、近偏向同一側(cè)的花,長5.5-11厘米,下部具3-5枚鞘狀苞片;花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下部的長于花,背面被腺狀柔毛;子房圓柱狀紡錘形,密被腺狀柔毛,連花梗長6-7毫米;花小,白色,半張開;萼片長圓形,長(5-)7毫米,具1脈,背面被腺狀柔毛,中萼片寬2毫米,先端鈍,凹陷,與花瓣粘合呈兜狀;側(cè)萼片偏斜,寬2.2毫米,先端稍尖;花瓣線狀偏斜的長圓形,呈鐮狀,長(5-)7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具1脈,無毛;唇瓣寬卵形,后部凹陷,囊狀,內(nèi)面中脈兩側(cè)各具1條縱向脊?fàn)盥∑穑瑹o毛,前部驟狹,狹長圓形,向下彎曲,先端鈍,上面無細(xì)乳突;蕊柱很短;蕊喙直立,2裂;柱頭1個(gè),位于蕊喙之下?;ㄆ?-9月。。1
生長環(huán)境生長于海拔2600-4500米的林下、灌叢下或高山草甸。1
地理分布產(chǎn)自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至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也有。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李麗霞 - 博士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