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黑芥基因組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黑芥(Brassica nigra,又名black mustard),基因組為BB,2n=16,是蕓薹屬的一個基本種。2016年,中國科學家完成了芥菜和黑芥基因組測序與序列解析,研究結果“The genome sequence of allopolyploid Brassica juncea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homoeolog gene expression influencing selection”發(fā)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背景黑芥屬于一年生植物,種子常被用作調味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熱帶地區(qū)、歐洲的溫帶地區(qū)和亞洲的部分地區(qū)。

黑芥(B. nigra; BB, 2n = 16)是蕓薹屬栽培種的三個基本種之一,另外兩個是白菜(B. rapa; AA, 2n = 20)和甘藍(B. oleracea; CC, 2n = 18)。黑芥與白菜遠緣雜交多倍化后形成芥菜型油菜(B.juncea; AABB, 2n = 36),黑芥與甘藍遠緣雜交多倍化后形成埃塞俄比亞芥(B. carinata; BBCC, 2n = 34) ,另外,白菜和甘藍遠緣雜交多倍化后形成甘藍型油菜(B. napus; AACC, 2n = 38),,這就是著名的禹氏三角(U, 1935)。

基因組信息測序材料為DH系YZ12151,利用二代測序技術組裝黑芥的基因組,基因組大小為591Mb,完整度為68%。預測出來49826個編碼蛋白的基因,其中94.7%可以注釋到Nr。

應用芥菜和黑芥基因組的測序分析,將為蕓薹屬作物的系統(tǒng)比較研究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為芥菜類作物的優(yōu)異基因資源挖掘和農(nóng)藝性狀改良打下基礎。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