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接觸鏡(koeppe氏)為檢查眼球光軸上的后部玻璃體和后極部眼底,現在常用的是Goldmann氏型平凹接觸鏡,其構成是-55--60屈光度。由于接觸鏡本身不放大,故眼底的放大倍數與所使用的顯微鏡倍數相等,眼底呈正象,使用時反射光線較少,易于檢查。正常值
視網膜正常視網膜是透明的,因脈絡膜及色素上皮層的關系,使眼底呈均勻的橘紅色。也有因脈絡膜色素較多并充實于血管之間,使紅色脈絡膜血管透露出來呈豹紋狀眼底的。
臨床意義異常結果:高度近視、視網膜脫離、眼內炎或眼球外傷等以后,常出現玻璃體后脫離現象。 需要檢查的人群:視網膜異常的患者。
注意事項不合宜人群:有麻醉、安裝等手續(xù),同時還對術后、兒童和精神緊張者不適用。 檢查前禁忌:儀器必須是干凈的。 檢查時要求:按要求檢查。
檢查過程當接觸鏡安放好以后,患者把下頦放在下頦托上,頭固定好,檢查者一手扶著眼底接觸鏡,一手捏住操縱桿,把裂隙燈顯微鏡推向前進,使焦點從角膜面逐步朝向眼底方向移動,直到看清眼底為止。
相關疾病視網膜脫落,眼部腫瘤,多發(fā)性硬化伴發(fā)的葡萄膜炎,化膿性眼內炎
相關癥狀瞳孔部分阻滯,烏珠生翳如蔥白,視瞻昏渺,暴盲,近視散光,近視弧,病理性近視
1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李月華 - 副主任醫(yī)師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北京朝陽醫(yī)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