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磚墻為墻洞部分用磚瓦砌成各種花樣墻。主要花樣有菱花、竹節(jié)、人字等。
基本概念亦稱漏明墻,蘇州上海一帶稱之為“花墻洞”,北方稱“花磚墻”或者“鏤空磚墻”。漏磚墻是花式磚墻的一種,即在墻洞處用磚砌成菱花或做出竹節(jié)的雕飾。1
《園冶》卷三墻垣中對于漏磚墻有以下描述:凡有管眺處筑斯,似避外引內(nèi)之義。古之瓦砌連錢、疊錠、魚鱗等累,一概屏之,聊式幾于左。1
漏磚墻作用漏磚墻,也被稱為漏明墻,屬于花式磚墻,也就是在墻洞里用磚塊壘砌成各種花型,或者做出精美的雕飾,形成漏窗。墻體上有漏窗的墻,也叫漏花墻。
在園林之中,漏窗一般設(shè)置在園林的分隔墻上,而為了防止泄景,外圍墻不會使用漏磚墻。園林中經(jīng)常在長廊上,或者是半通透的庭院中使用漏磚墻。通過墻上的漏窗園林中各處的景色似乎有所隔離,又可看到,若隱若現(xiàn),若離若即,營造出一種光影迷離的意境。隨著游客觀景位置的變化,景色也會隨之變化,那些平面單調(diào)的墻,正是因為有了漏花窗,才有一種流動的變幻之感,充滿著勃勃生機。
有些不適合透空的圍墻,會把圍墻的一側(cè)做成蒲磚墻,一側(cè)還是普通墻。墻上漏窗圖案也是非常豐富的,最簡單的花樣,是用瓦片砌成魚鱗、登錠、連錢的形式,或者用打磨的磚條來疊置。根據(jù)做漏窗的材質(zhì),漏窗可以分為磚瓦搭砌漏窗磚細漏窗、堆塑潘窗、水泥砂漿筑粉漏窗、細石堿澆搗窗、燒制漏窗等類型。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楊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