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帶吻正脊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房屋前坡屋面與后坡屋面相交的屋頂交線為正脊線,在此線上用不同磚瓦件做成的壓頂叫正脊。在正脊的兩個端頭,砌有龍形裝飾物(此物叫吻獸)的稱為帶吻正脊。帶吻正脊是等級較高的屋頂所用的屋脊,布瓦屋面的帶吻正脊一般從下而上,由當溝、瓦條、陡板、混磚和筒瓦眉子頂?shù)葕A灰砌成。1

帶吻正脊工程量計算帶吻正脊工程量按吻(獸)間距離(扣除吻獸所占長度)以米計算。

帶吻正脊定額以其安砌琉璃瓦規(guī)格(六樣、七樣、八樣、九樣)及其長度砌筑設(shè)項,帶功正管按其安砌琉璃瓦規(guī)格及其長度以米計算工程量,套用其相應(yīng)定額項目。2

吻吻是一種象征權(quán)威的獸形動物,置于正脊的兩端。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龍形,多稱為“大吻”或“龍吻”,面飾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春住正脊,龍背上插一柄寶劍,多用于較高級建筑上,如宮殿、廟宇等。另一種是望獸,頭帶兩角,面視遠方,多用于較低一級建筑上,如城門、鼓樓等。3

相關(guān)概念帶吻正脊一般由當溝、瓦條、陡板、混磚和筒瓦眉子頂?shù)葕A灰砌成。

當溝當溝用于屋脊之下,作用是遮擋筒瓦與板瓦扣合處產(chǎn)生的空缺,因而其寬度應(yīng)與兩排筒瓦的間距相同,前端弧體寬度應(yīng)與板瓦被筒瓦壓住后暴露在外的部分的寬度一致。多數(shù)當溝使用時不做修整,少數(shù)在弧體部分的兩側(cè)可見打磨痕跡。

瓦條脊早期建筑屋脊做法,即由瓦條壘砌或仿瓦條式樣。建筑考古資料顯示,魏晉南北朝至唐宋遼金時期,建筑的正脊、垂脊、戧脊等屋脊,全部為板瓦壘砌的“瓦條脊”;元代是“瓦條脊”向脊筒子的過渡時期,如此時期的一座建筑正脊為脊筒子,而垂脊和戧脊卻由板瓦壘砌,即使是脊簡子也要刻上多條橫線,以表示保留“瓦條脊”的做法;明清建筑中則淘汰“瓦條脊”,全部改用脊筒子。4

混磚古建筑瓦作磚件。主要用于墀頭盤頭、磚檐、磚脊等部位,可分為琉璃制品和灰磚材料,青磚“混磚”向外的邊緣經(jīng)砍磨成圓弧,琉璃“泥磚”則一次成型,均具裝飾效果?;旒磮A。盤頭如使用挑檐石,則不設(shè)“混磚”。4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楊曉紅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

評論
科普5d5135acc689c
大學士級
房屋前坡屋面與后坡屋面相交的屋頂交線為正脊線,在此線上用不同磚瓦件做成的壓頂叫正脊。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