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磚是舊時漢族房屋中鋪在屋面椽條上的薄磚。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一般在較講究的磚木結構房屋中鋪設,用以承托瓦片,對防止透風、落塵有一定作用,并使室內的頂面外觀平整。現(xiàn)大多為望板所替代。1
簡介望磚是古建筑屋頂鋪墁材料,又稱“磚望板”、“磚笆”等?!巴u”多為條磚,方磚做“望磚”者較少?!巴u”具有不易糟朽,且壽命較長的特點,但份量重,其下面的椽子則荷載過大,故作為“望磚”的材料大多較薄。
宋金時期望磚已見使用,明清時期只用于小型建筑,江南地區(qū)仍可見“望磚”做法。但由于“望磚”脆性強而韌性差的缺點,椽子的彎曲,極易造成“望磚”缺失,因此,“望磚”屋頂未能普及。2
作用望磚的作用是承托瓦片,阻擋瓦楞中漏下的雨水,并對防止透風、落塵有一定作用,而且使室內的頂面外觀平整。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楊曉紅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