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為胡桃科胡桃屬植物,屬落葉喬木,高約為20 m,胸徑為70 cm,別名有山核桃及楸子樹等,它的未成熟的新鮮全果外皮稱為青龍衣。核桃楸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及華北的海拔在400~1 000 m的山坡或向陽溝谷中,喜光及濕潤的環(huán)境。1
基本信息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東北三大硬闊”之一。所屬類別: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胡桃目 (Juglandales )
科:胡桃科(Juglandaceae )
屬:胡桃屬 (Juglans )
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Maxim)為胡桃科胡桃屬植物,屬落葉喬木,高約為20 m,胸徑為70 cm,別名有山核桃及楸子樹等,它的未成熟的新鮮全果外皮稱為青龍衣。核桃楸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及華北的海拔在400~1 000 m的山坡或向陽溝谷中,喜光及濕潤的環(huán)境。核桃楸在疏林內(nèi)天然更新良好,生長較快,花期在每年的4~6月,果實(shí)成熟在8、9月,它的青果、枝皮及種仁均可人藥,具有抗菌、消炎及抗癌等作用,種仁含油,油脂植物兼木材植物。
東北、華北、河南、山西。產(chǎn)于黃河流域以北和東北。1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dá)25米。枝條伸展,樹冠扁圓形;樹皮灰色具淺縱裂;幼枝被短絨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生于萌發(fā)條上者可達(dá)80厘米,葉柄長9-14厘米,小葉15-23枚,長6-17厘米,寬2-7厘米;生于孕性枝上者集生于枝端,長40-50厘米,葉柄長5-9厘米,基部膨大,葉柄及葉軸被有短絨毛或星芒狀毛;小葉9-17枚,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細(xì)鋸齒,上面處被有稀疏短絨毛,后來除中脈外其余無毛,深綠色,下面色淡,被帖服的短柔毛及星芒狀毛;側(cè)生小葉對生,無柄,先端漸尖,基部歪斜。雄性柔荑花序長9-27厘米,花軸被短柔毛,雄花具短柄;雌花序穗狀,具4-10朵花。核果卵狀,果核具8條縱棱,堅硬。1
化學(xué)成分核桃楸葉的化學(xué)成分:目前從核桃楸葉中已分離出6種單體成分,分別為二十九烷醇、二十八烷醇、p一谷甾醇、胡桃醌、3一甲氧基一7一甲基胡桃醌及琥珀酸等。
核桃楸樹皮的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有核桃醌和大量的鞣質(zhì),以及苷類和多縮戊糖等?,F(xiàn)今從核桃揪樹皮中已分離得到的單體化合物有槲皮素、異槲皮素、胡桃醌、3,3一雙胡桃醌及3,6一雙胡桃醌等。核桃楸樹皮中可能還含有黃酮類、生物堿、酚類、蒽醌及強(qiáng)心苷等物質(zhì)。
核桃楸果實(shí)的化學(xué)成分:核桃楸果實(shí)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無機(jī)鹽成分主要為56.80%的鉀,21.40%的鈣,5.50%的鎂,5.10%的鐵,2.27%的鋅,1.98%的鋰,0.25%的銅。核桃揪青果中含有胡桃醌,外果殼中含有苷類及大量鞣質(zhì)等。
核桃楸根的化學(xué)成分:從核桃揪根中新分離出來的3種萘糖苷分別為1,4,8-三羥基萘-D-葡萄糖-β(1-6)-D-木糖苷、1,4,8-三羥基萘-β-D-葡萄糖-α-(1-6)-阿拉伯糖苷及1-羥基-4-甲氧萘-β-D-葡萄糖-α-(1-6)-L-鼠李糖苷。1
臨床應(yīng)用抗腫瘤核桃楸青果皮在民間早有應(yīng)用,近幾十年來在消化系統(tǒng)腫瘤及其它腫瘤的治療中應(yīng)用較多。核桃揪對胃癌、食道癌、肝癌及腸癌等均有顯著療效,尤其是青龍衣對各期及術(shù)后食管賁門癌的總有效率為53%,對早期食管賁門癌的有效率為76%。核桃揪可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及肺癌。
鎮(zhèn)痛《開寶本草》中記載胡桃可用于治療急氣心痛?!侗静菥V目》中記載胡桃具有治療腰腳重痛、心腹疝痛及小腸氣痛等作用.德國及法國民間曾用核桃酒代替嗎啡、阿片酊用于止痛。據(jù)報道,用青核桃酒(青龍衣)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疼痛,如胃痛、腹痛等,對婦女痛經(jīng)及中晚期癌癥痛等均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其他核桃楸皮為收澀藥,可止水痢,也可治療細(xì)菌性痢疾、骨結(jié)核及麥粒腫等核桃楸青果皮性平味辛,尚可外用于。痛腫瘡毒及皮膚凍瘡等.近年來核桃皮酊劑還被用于治療白癜風(fēng)。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