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白玉散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白玉散,中醫(yī)方劑名。出自《本草綱目》卷四十六引孫氏方。主治膈氣疼痛。

組成壁上陳白螺螄(燒,研)。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酒下。

主治膈氣疼痛。

附方名稱:白玉散

組成:辰砂一錢,桂府滑石(水飛過)六兩,甘草一兩,石膏少許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清水調下

主治:暑月小便不利而有胃熱者

出處:《麻科活人》卷三

功用:除胃熱

名稱:白玉散

組成:寒水石(煅存性,水飛)一兩,樸消一兩,青黛三錢,甘草三錢,姜黃、當歸各一兩,柏末三錢

用法:上為末。芭蕉根汁加蜜調,以鵝翎掃上,千則再敷

主治:赤遁丹毒

出處:《痘疹金鏡錄》卷一

名稱:白玉散

組成:黑牽牛、甘遂各等分(二次用)

用法:上藥先將水半碗,入鍋煮一沸,五更時煎服

主治:酒疸,食黃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七

重要文獻摘要《本草綱目》:“膈氣疼痛,白玉散:用壁上陳白螺螄燒研。每服一錢,酒下,甚效。”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李澤庚 - 博士生導師、教授 - 安徽省中醫(yī)藥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