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熱功記錄器,也根據(jù)變形,就是示溫錐,并以它們的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稱為色格錐(Seger cones)(在歐洲)和奧吞錐(Orton cones)(在美國)。它們是細(xì)長的三邊棱錐以自低溫釉至礬土包括約六十個不同的組成的混合物制成各有一個指數(shù)的編號,相當(dāng)于某一熔點(diǎn),或稱“終點(diǎn)”(end point)適當(dāng)?shù)臒峁Φ牧慷龋@熔點(diǎn)即指這凌錐的頂端向下彎曲至與底座同一水平時(shí),熔點(diǎn)溫度包括約600~2000℃的范圍。1
基本概念組成色氏錐的主要原料是極純的長石、石英、高嶺土、石灰石和菱鎂土等。低溫的是用熔塊(Frit),高溫的則加Al2O3。奧吞錐是取得色氏的專利而制造的,組成上很類似,但指示溫度上稍有差異。色氏錐和釉,同樣用分子式來表示成份,最初制作的是:
的組成。堿(K2O+CaO)和酸(SiO2)之比為1:4,所以定為S.K.4約1210℃。堿(以RO表之)為1,改變A12O3與SiO2比率,可制出較高溫者。別的系列中有加明酸而制成熔塊為主的低溫錐。2
奧吞錐Orton cone: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色格錐(seger cone)的商名,為一種軟化溫度不同,成份不同的三角錐形可將其置于內(nèi)部,觀其軟化倒塌狀態(tài),簡介的推斷出陶瓷燒成溫度的方法。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黎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