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是彩色印刷時采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全彩印刷”。
簡介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是彩色印刷時采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全彩印刷”。四種標(biāo)準(zhǔn)顏色是:
C:Cyan =青色,常被誤稱為“天藍色”或“湛藍”
M:Magenta =洋紅色,又稱為“品紅色”
Y:Yellow =黃色
K:blacK=黑色,雖然有文獻解釋說這里的K應(yīng)該是Key Color(定位套版色),但其實是和制版時所用的定位套版觀念混淆而有此一說。此處縮寫使用最后一個字母K而非開頭的B,是因為在整體色彩學(xué)中已經(jīng)將B給了RGB的Blue藍色。1
混色洋紅色加黃色會形成紅色;洋紅色加青色形成藍色;青色加黃色形成綠色。理論上只用上述三種顏色相加就可以形成包含黑色在內(nèi)1013共1,030,301色(0~100%模式),但實際印刷時,由于色料本身并非真正純色,三色等量相加之后只能形成一種深灰色或深褐色,而非黑色;實際偏色程度依不同廠牌色料配方而有不同差異。
理想的CMY三原色油墨/墨水/彩色碳粉其印出成品的結(jié)果應(yīng)該完全等同RGB三色光的補色,但目前現(xiàn)實世界里一般彩色印刷/噴墨/激光所使用的CMY三色色料不論何種廠牌實際上均有不同的色偏現(xiàn)象,一般“青色”均略帶洋紅而偏藍,“洋紅”一般同時帶青與黃而偏紫,只有“黃色”僅略帶微量洋紅而略微偏橙;此外以三層CMY疊印產(chǎn)生黑色不僅不容易立即干燥、不利于快速印刷,三色疊印也需要非常精確的套印,用于表現(xiàn)有許多細(xì)小線條的文字十分不利;直接以黑色油墨替代不純的CMY三層疊印所產(chǎn)生的不純黑色,也可以大大節(jié)省成本。故此“黑色”雖非“原色”,卻成為彩色印刷必備的色彩之一。
以黑色代替其他顏色的量不盡相同,主要考量包括印刷技術(shù)形式、紙張和黑色油墨的質(zhì)量,而采用不同的色彩轉(zhuǎn)換配置文件進行轉(zhuǎn)換。1
顯示印刷和電腦顯示屏顯示,分屬兩種不同的色彩模式(電腦顯示屏為發(fā)光體,遵循RGB“三原色光模式原理”;印刷為CMY+K油墨或墨水疊印、混色,遵循的是CMY“色料的三原色原理”),加上一般油墨印刷各原色網(wǎng)點色階為0~100%,而電腦顯示屏各原色光色階為0~255,兩者產(chǎn)生的色彩數(shù)差距甚大:CMYK僅有1013+101共1,030,402色,而RGB卻有2563共16,777,216色;加上前述印刷油墨并非理想純色,實際形成的色彩空間也小于RGB,使得不管哪一種RGB模式都超出CMYK的色域范圍;故而印刷廠一般都會強調(diào)不能以顯示屏上所看到的色彩要求輸出成品的色差。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杜強 - 高級工程師 - 中國科學(xué)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