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定命保童丸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定命保童丸,中醫(yī)方劑名。出自《醫(yī)方類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主治疳。

組成白礬一兩(燒令汁盡)、干地龍(炙)、朱砂各一分,麝香少許。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小者如粟米。疳蛔重者每服七丸,輕者五丸,每日平明時先用口者一粒,于盞中以熱水浸一炊久,用箸頭研成口,將衽子點藥于鼻中,候嚏噴三五遍,然后用口丸者,以熟水化破,空心服之。如頭疳,即發(fā)堅口,皮膚干,鼻下赤,或口中生瘡,此即每日先須口鼻,然后服藥。如疳在腹內,瀉痢無度,或作棗花,食不消化,常無心緒,即初服藥,日點鼻,后每日服藥,不須點也,如常服,即每日一丸。

主治疳。

文獻摘要《醫(yī)方類聚》:“定命保童丸方:白礬一兩(燒令汁盡)、干地龍(炙)、朱砂各一分,麝香少許。右細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小者如粟米。疳蛔重者每服七丸,輕者五丸,每日平明時先用口者一粒,于盞中以熱水浸一炊久,用箸頭研成口,將衽子點藥于鼻中,候嚏噴三五遍,然后用口丸者,以熟水化破,空心服之。如頭疳,即發(fā)堅口,皮膚干,鼻下赤,或口中生瘡,此即每日先須口鼻,然后服藥。如疳在腹內,瀉痢無度,或作棗花,食不消化,常無心緒,即初服藥,日點鼻,后每日服藥,不須點也,如常服,即每日一丸?!?/p>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華明義 - 主任醫(yī)師 - 山東中藥大學中魯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