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感奪命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怡堂散記》。具有解表溫里,宣肺止咳之功效。主治兩感傷寒。
組成麻黃,桂枝,杏仁,附子,細辛,甘草。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用解表溫里,宣肺止咳。
主治兩感傷寒。
方義本方可視為麻黃細辛附子湯的加減方。加桂枝以辛溫解表,宣通陽氣;加杏仁配伍麻黃宣肺化痰,降逆止咳;甘草安中和藥。諸藥合用,共奏解表溫里,宣肺止咳之功。
加減化裁二日,加葛根,黃連;泄,加干姜、白術、茯苓;譫言,加石膏;三日,加柴胡、 黃芩、囊縮而厥,加吳萸。
文獻摘要《怡堂散記》:“予又聞先輩有言:兩感者感而復感也。老幼體弱之人,皆無此病,強壯者有之。體弱之人一感已覺難任,慎重而調(diào)治焉,故熱雖甚不死。強壯之人,恃其氣血,不肯服藥,病雖未作,邪實未除,數(shù)日之間,復感于寒,后至者入,前至者傳,前至者傳,后者隨之。是以一日之間,太陽與少陰俱病,二日三日,如之六經(jīng)皆受邪,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予曾見病兩感者數(shù)人,皆出強壯,皆系六日死。前輩稱此病為‘打好漢’,信然。因制兩感奪命湯,辨之早,或有可救:麻黃、桂枝、杏仁、附子 、細辛、甘草 。二日加葛根、黃連,泄加干姜,白術,茯苓,譫言加石膏。三日加柴胡、黃芩,囊縮而厥加吳萸。東垣以表里齊受為兩感,后世以感而復感為兩感,然實有此二種,究竟齊受者急,復感者稍緩,后學宜并知之?!?/p>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郭霞 - 副主任醫(yī)師,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yī)學術繼承人 - 山西省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