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白衣丸《萬病回春》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shí)科普陣地
收藏

白衣丸,中醫(y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八。主治男、婦、小兒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梗在喉中,及喉閉腫痛,死在須臾。

組成烏賊魚骨、白茯苓、砂仁、山豆根、甘草、僵蠶各五錢,貫眾一兩五錢,硼砂、麝香、珍珠、象牙、腦子各少許。

用法用量上為細(xì)末,飛羅白面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蚌粉為友,陰干,每用二丸,冷水浸化,頻頻咽服,又將一丸口噙化尤妙。

主治男、婦、小兒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梗在喉中,及喉閉腫痛,死在須臾。

文獻(xiàn)摘要原方選論1、《萬病回春》:“白衣丸治男、婦、小兒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哽在喉中及喉閉腫痛,死在須臾。烏賊魚骨、白茯苓、砂仁、山豆根、甘草、僵蠶各五錢,貫眾一兩五錢,硼砂、麝香、珍珠、象牙、腦子各少許。上為細(xì)末,飛羅白面打糊丸,如梧桐子大,用蚌粉為衣,陰干。每用二丸,冷水浸化,頻頻咽服,又將一丸口噙化尤妙?!?/p>

方論選錄1、《明清名醫(yī)全書大成:龔?fù)①t醫(yī)學(xué)全書》:“白衣丸治男、婦、小兒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哽在喉中及喉閉腫痛,死在須臾。烏賊魚骨、白茯苓、砂仁、山豆根、甘草、僵蠶各五錢,貫眾一兩五錢,硼砂、麝香、珍珠、象牙、腦子各少許。上為細(xì)末,飛羅白面打糊丸,如梧桐子大,用蚌粉為衣,陰干。每用二丸,冷水浸化,頻頻咽服。又將一丸口噙化尤妙?!?/p>

2、《逢兇化吉妙術(shù)》:“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梗在喉中及喉閉痛腫痛等急癥,用白衣丸,烏賊魚骨、白茯苓、砂仁、山豆根、甘草、僵蠶各15g,貫眾、硼砂、珍珠、麝香、象牙、豬腦各少許。共研為末,正羅白面打糊丸如梧桐子大,用蚌哈粉為衣,陰干。每用酒或涼水浸化,頻頻飲服,另將一丸噙化,尤妙?!?/p>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張豐聰 - 副教授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