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天水散,中醫(yī)方劑名。出自《觀聚方要補》卷一引《統(tǒng)旨》。具有和解少陽,益氣清暑之功效。主治中暑;咳嗽寒熱,盜汗不止,脈數(shù)。
組成柴胡、黃芩、人參各二錢,甘草一錢,滑石二錢半。
用法用量加竹葉十片,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陽,益氣清暑。
主治中暑??人院疅幔I汗不止,脈數(shù)。
方義方中柴胡和解少陽,以退寒熱;滑石、甘草乃益元散,善于解暑;人參益氣扶正。諸藥合用,共奏和解少陽,益氣解暑之功。
文獻摘要方論選錄
《朱丹溪醫(yī)學全書》:“戴云: 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有冒、有傷、有中,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或咳嗽發(fā)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shù)者,熱在肺經(jīng),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p>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馬慶宇 - 博士 - 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