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莉草葉,中藥材名。本品為爵床科植物蘆莉草的葉。功能主治為:搗爛可敷瘍痛、潰瘡、刀傷、牙痛及腹痛。
來源本品為爵床科植物蘆莉草的葉。
功能主治《廣州植物志》:搗爛可敷瘍痛、潰瘡、刀傷、牙痛及腹痛。
形態(tài)特征蘆莉草,又名:小苞爵床。一年生草本,柔弱,高20~50厘米,稍被毛或近禿凈;分枝披散或下部伏地。葉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厘米,全緣,上面散生透明的偃粗毛和無數(shù)針狀結(jié)晶的小線條?;o柄,單生于上部葉腋內(nèi);小苞片葉狀,卵形、橢圓形至匙形,長1~1.5厘米;萼長約5毫米,5深裂,裂片線形;花冠白色或淺藍色,管狀,上部膨大而一側(cè)腫脹,裂片5,長1.2~1.6厘米,外面稍被毛;雄蕊2長2短,花藥2室。子房上位,2室。蒴果棒狀,長約1.2厘米,每室有種子4~6顆,聚生于中部以上?;ㄆ谇锛?。
分布區(qū)域分布廣東、云南等地。
生長環(huán)境生于山野。
相關(guān)論述《廣州植物志》:搗爛可敷瘍痛、潰瘡、刀傷、牙痛及腹痛。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張思超 - 博士生導(dǎo)師、教授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