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國產(chǎn)廉價啤酒,還算啤酒嗎?

植物人史軍
植物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愛吃的植物學工作者。
收藏

1573612674%E5%9B%BE%E8%99%AB%E5%88%9B%E6%84%8F-217644633123192927.jpg?size=367674

平心而論,國內(nèi)啤酒并沒有太大的價格變化,十年前一瓶普通燕京就已經(jīng)是3塊錢了,到今天也才變成五塊錢而已,算起來還沒漲超過50%,但是看看超市里的青菜通常是5倍的漲幅。

所以呢,既然不能漲價,那就只能想辦法,所以現(xiàn)在很多啤酒已經(jīng)變成了500毫升,而在之前很多年都是600毫升。

于是,原料開始變了。大米,玉米,甚至淀粉都直接作為釀酒原料了,之前其實一直都是大麥芽的。那么有什么區(qū)別呢?

如果說從酒精的角度講還真沒啥差別,因為不管是大麥,玉米,還是木薯,淀粉總會變成酒精的。

但是大麥芽里面不光有淀粉哦,還有各種蛋白質(zhì),氨基酸,以及在麥芽烘烤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種風味物質(zhì)。這些成分讓啤酒的口感變得有深度和厚度。

國外的著名的啤酒,基本上都是用麥芽來釀造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特別的種類,比如墨西哥的玉米啤酒,最近特別火熱的科羅納就是典型的玉米啤酒。

另外,國內(nèi)大廠商生產(chǎn)的只要是拉格啤酒(除了少數(shù)像燕京白啤這樣的)。相對于大量進口的精釀艾爾而言,確實清淡了。但是這就像要對比汾酒和茅臺,其實完全是不同風格的酒啊,說誰好也不太對。

只能說目前四五塊錢的那些大瓶啤酒,只能算是啤酒飲料了,酒精度不高,泡沫不持續(xù)。這樣的啤酒就只能喝著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