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根,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南蛇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散瘀。治外感發(fā)熱,痧癥,風濕骨痛,瘡腫,跌打損傷。①《嶺南采藥錄》:搗爛,和好酒煮,熱敷,治跌打傷,或浸酒服之。②《南寧市藥物志》:退高熱。煎服或搗汁治熱病,痧氣。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外感高熱,風濕骨痛。④《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去瘀消腫。治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痧癥,諸骨哽喉。
藥品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南蛇的根,全年可采。
性味歸經(jīng)《南寧市藥物志》: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治外感發(fā)熱,痧癥,風濕骨痛,瘡腫,跌打損傷。
①《嶺南采藥錄》:搗爛,和好酒煮,熱敷,治跌打傷,或浸酒服之。
②《南寧市藥物志》:退高熱。煎服或搗汁治熱病,痧氣。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外感高熱,風濕骨痛。
④《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去瘀消腫。治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痧癥,諸骨哽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相關配伍治諸骨哽喉:南蛇根切片,含于口中,徐徐吞咽口水。(《廣西中草藥》)
注意事項《廣西中草藥》:非實熱者忌服。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郭選賢 - 碩士生導師、教授 - 河南中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