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全球開放的支付網絡,人們可以通過這個支付網絡轉賬任意一種貨幣,交易確認只需要幾秒鐘就能完成,既簡便又快捷,交易費用接近于零。這是互聯網金融提供的、有別于SWIFT的、全新的支付模式。
瑞波協議維護著一個全網絡公共的分布式總賬本。該協議有“共識機制”與“驗證機制”,通過這兩個機制將交易記錄及時添加進入總賬本中。
概述瑞波(Ripple)系統是位于美國舊金山的瑞波實驗室于2013年推出的一種互聯網金融交易協議。這種協議可以實現全球各種貨幣及各種有價值的物品(包括虛擬貨幣)之間可以自由、實時、免費的匯兌與轉換。瑞波(Ripple)是一個全球開放的支付網絡,人們可以通過這個支付網絡轉賬任意一種貨幣,例如美元、人民幣、歐元、日元,甚至比特幣或其它虛擬貨幣也都可以,交易確認只需要幾秒鐘就能完成,既簡便又快捷,交易費用接近于零,完全省去了所謂的異地跨行以及跨境支付費用。與火爆走紅的比特幣不同,瑞波(Ripple)是一個基于互聯網交易協議的支付系統,也就是說瑞波強調的不是“貨幣屬性”而是“支付屬性”。瑞波(Ripple)是源碼開放的、點對點支付系統,它可以讓人們低廉、輕松的把任何幣種的資金轉賬到全球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有互聯網聯通就可以進行。
與比特幣一直陷于洗錢、販毒的丑聞泥潭中不同的是,瑞波積極與監(jiān)管機構、銀行、外匯交易商等機構合作。瑞波公司并不推廣瑞波幣,其真正的價值是互聯網金融交易協議,所以它無需人們接受瑞波幣支付?;诨ヂ摼W的瑞波協議,讓不同貨幣的資金轉賬就如發(fā)送電子郵件一樣,不但方便快捷,而且成本極低。交易的零延時和近乎零成本的支付模式,幾乎秒殺環(huán)球同業(yè)銀行金融電信系統(SWIFT),甚至被稱為SWIFT的加強版。1
瑞波系統與瑞波幣2004年,瑞波(Ripple)的早期版本就已經推出,但該版本不太成功,主要原因是,該早期版本只能在相互信任的人之間通過瑞波(Ripple)進行轉賬,沒有信任鏈就無法拓展。從2012年開始,OpenCoin公司開始接手瑞波(Ripple)項目,并于2013年推出新版本,新版本增加了兩個新舉措:
第一是引入“網關”。網關是資金進出瑞波(Ripple)系統的進出口。它像一個中介,人們可以通過這個中介將各類貨幣(不論是各國法幣,還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注入或抽離瑞波(Ripple)系統。這樣的話,人們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以前的瑞波系統只能讓兩個熟人之間轉賬),即使兩個人互相是無信任的陌生人,只要他們兩個人同時都信任同一個網關,這兩人之間的轉賬就可以進行。如果“網關”是由大銀行或大金融機構充任,那么這個信任鏈是很容易建立起來的?!熬W關”的引入解決了用戶之間的轉賬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間,陌生人之間也可以進行。
第二是推出瑞波幣(XRP)。瑞波幣(XRP)是瑞波(Ripple)系統內的流動性工具,是一個橋梁貨幣,是各類貨幣之間兌換的中間品。在瑞波(Ripple)系統內,不兌換成瑞波幣(XRP)的話,就很難跨網關轉賬或提現;而瑞波幣則可以在任意網關之間自由流通。瑞波幣(XRP)的另外一個功能是阻止垃圾請求攻擊,保障系統安全運行。1
瑞波系統的工作原理瑞波(Ripple)系統的工作流程為:以網關或瑞波幣XRP為橋梁,用戶甲將任意類別的貨幣或虛擬貨幣兌換為瑞波幣XRP,然后發(fā)送給其它任何地區(qū)的用戶乙,用戶乙可將收到的資金兌換成自己需要的任意貨幣幣種;還有另一種模式,用戶甲將在資金存放在乙信任的網關,經過網關轉給乙。瑞波(Ripple)系統還允許用戶在本系統內發(fā)行“私人貨幣”。假如某個瑞波(Ripple)用戶甲信譽很好,甲就可以拿自己發(fā)行的“私人貨幣”與信任他(用戶甲)并愿意接受的另一個用戶(用戶乙)兌換成美元或比特幣等其它幣種;用戶乙可根據需要贖回兌換給甲的貨幣。這實際上是個借貸過程,用戶甲具有了向其他人借貸的融資權力。
就瑞波(Ripple)系統整體結構來說,該體系采用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架構。雖然局部似乎表現為“弱中心化”(比如網關與用戶),但整體架構是“去中心化”。概括而言,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覆蓋全貨幣幣種的互聯網金融交易系統。
瑞波(Ripple)協議維護著一個全網絡公共的分布式總賬本。該協議有“共識機制”與“驗證機制”,通過這兩個機制將交易記錄及時添加進入總賬本中。瑞波(Ripple)系統每幾秒鐘會生成一個新的分賬實例,在這幾秒鐘的時間內產生的新交易記錄,根據共識和驗證機制迅速被驗證。這樣的一個個分賬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鏈接起來就構成了瑞波系統的總賬本。瑞波的“共識機制”讓系統中所有節(jié)點在幾秒鐘內,自動接收對總賬本交易記錄的更新,這個過程不需要經過中央數據處理中心。這個極速的處理方式是瑞波系統的重大突破。
與比特幣的數據記錄打包方式和交易確認方式相比,瑞波系統有兩個不同:一是交易記錄(區(qū)塊)的打包速度更快(比特幣約十分鐘,而瑞波只有幾秒鐘),二是交易記錄(區(qū)塊)的確認方式更快(比特幣要多個節(jié)點逐個確認,而瑞波是所有節(jié)點一起同時確認,即為瑞波的“共識機制”)。所以瑞波系統的新交易記錄的確認時間僅僅只需要3至5秒鐘,而比特幣一般需要40至50分鐘。1
瑞波與SWIFT的對比環(huán)球同業(yè)銀行金融電信系統(SWIFT)成立于1973年,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全球銀行間國際合作組織,職能是在該組織成員之間進行國際清算、支付等金融信息的傳輸。SWIFT是當前全球支付領域的主流方式,盡管SWIFT在費用標準和資金轉賬速度等方面有所進步,但仍然無法實現免費、實時,而這恰恰是如今以虛擬貨幣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主攻方向之一。瑞波與SWIFT的對比分析如下:
(一)瑞波系統是去中心化的架構,而SWIFT是中心化的架構
集中化的體系維護成本偏高,比如員工工資、服務器等設備成本、再加上必要的盈利,這些都導致集中化的體系不可能做到互聯網金融所要求的“免費”。而如今風靡全球的去中心化的架構卻沒有這些問題,去中心化架構的核心理念就是“共享”和“免費”。
(二)瑞波系統的交易成本比SWIFT低的多
SWIFT是中心化的架構,其運營成本高是必然的,尤其是跨幣種、跨國、跨地區(qū)運營成本和收費標準比較高。瑞波系統中任意幣種均可幾乎零成本自由兌換,跨幣種轉賬十分方便。而且瑞波系統中壓根沒有異地、跨行、跨國支付的區(qū)別,全部都一樣,都是接近零成本。
(三)瑞波系統結算速度比SWIFT快的多
瑞波系統的轉賬就如發(fā)電子郵件一樣迅速,5秒鐘就到帳。而SWIFT跨國匯款要一至兩天。
(四)瑞波系統是交易匿名,而SWIFT的交易需要確認雙方的身份
這一條是有點還是缺點難以評價。匿名也可能導致毒品、槍支等非法交易。
(五)瑞波系統可適用于任意幣種(包括虛擬貨幣)
而SWIFT只適用于各國法定貨幣。只要有兌換匯率,任何幣種都能在瑞波系統中自由兌換。但SWIFT至少目前是不認可虛擬貨幣的。1
瑞波系統的風險和缺陷瑞波系統雖然有很多優(yōu)點和創(chuàng)新,但它不是完美無缺的。
(一)瑞波幣(XRP)是中心化的造幣和分配方式
也就是說,瑞波系統中流通的1000億個瑞波幣(XRP)從一開始就已經造好了,而且全部掌握在其創(chuàng)始人和大股東手中。而且瑞波幣(XRP)分配方式由大股東決定,而不是像其它虛擬貨幣那樣高度分散,沒有特定機構能決定分配方式。過度集中的持幣模式和分配模式是瑞波系統的缺陷。三個創(chuàng)始人就持有20%(1000億中的200億),另有50%左右將被OpenCoin贈送給特定人群和特定機構。這些人持有的瑞波幣(XRP)沒有成本,是完全免費獲得的,他們當然也會有更強烈的拋售意愿。如果這樣的話,當人們都不太愿意持有瑞波幣(XRP),那么也會影響瑞波系統的推廣使用。
(二)網關可能破產
瑞波系統中,網關是用戶資金進出瑞波體系的大門,當用戶把資金存到網關之后,換來的實際上只是虛擬貨幣,實際資金是在網關老板手中,如果網關老板卷款逃跑,這些虛擬貨幣根本無法變現。
(三)虛假網關
虛假網關是指該網關一開始就是為了詐騙,通過各種宣傳,吸收大量資金后再卷款逃跑。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瑞波系統中網關需要強監(jiān)管。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肖志勇 - 副教授 - 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