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抗線粒體M2型抗體測定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抗線粒體抗體(AMA)是一種無器官特異性也無種屬特異性的自身抗體,也見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線粒體抗原位于真核細胞線粒體膜內(nèi),抗原成分為2一氧酸脫氫酶復合體的亞單位,為一組自身抗原。AMA靶抗原分為9型(M1~M9)。M2是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與AMA反應的主要成分。

原理經(jīng)典的AMA測定法為間接免疫熒光法。大鼠腎的冷凍切片是檢查AMA而定標準細胞抗原片。也可在玻片上包被M2抗原,直接測定抗M2AMA。也可用3種(M2、M4、M9)混合物抗原做免疫印跡,分析相應而定自身抗體;或分別用3種抗原包被微孔反應板,用ELISA法測定抗2、抗M4、抗M9線粒體抗體。

臨床意義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癥敏感、特異性實驗,高滴度的AMA-M2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中陽性率>90%。常用作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癥的重要實驗室診斷指標,但AMA與PBC的病期、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均無相關性。除PBC外,抗線粒體M2型抗體也見于慢性活動性肝炎(CAH)、HBsAg陰性的肝病。由于線粒體抗原成分復雜,對很多抗原的性質(zhì)尚不了解,而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幾乎都出現(xiàn)高效價抗AMA-M2。因此,目前抗AMA-M2測定主要用于PBC的診斷。

參考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