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莖,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zhì)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后期,莖稈木質(zhì)化,而莖內(nèi)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xiàn)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后生長速度減慢,僅占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后一種是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大花品種,花朵直徑可達20公分以上,植株高度可達200公分以上,花瓣呈現(xiàn)耀眼的金黃色,是目前游客最喜歡的品種,也是最容易栽培的向日葵。
生長習性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是一種喜溫又耐寒的作物。向日葵種子耐低溫能力很強,當?shù)販胤€(wěn)定,在2℃以上,種子就開始萌動;4-5℃時,種子能發(fā)芽生根;地溫達8-10℃時,就能滿足種子發(fā)芽出苗的需要。發(fā)芽的最適溫度為31-37℃,最高溫度為38-44℃。向日葵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只要溫度不低于10℃,就能正常生長。在適宜溫度范圍內(nèi),溫度越高,發(fā)育越快。
分布全球有40多個國家種植油葵,其中栽培面積較大的有前蘇聯(lián)、阿根廷、東歐、美國、中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當前我國栽培面積較大的省區(qū)依次為內(nèi)蒙古、山西、黑龍江、新疆、吉林、河北、陜西和遼寧。我國北緯35度至50度之間,約300萬km的區(qū)域適于向日葵生長,可望成為“中國向日葵帶”。黃土高原區(qū)、內(nèi)蒙古西部、北疆適于栽培油葵,東北平原、華北東部適于發(fā)展非油用向日葵。
栽培繁殖技術根據(jù)地上部冠幅的大小選用10-15厘米盆。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5-15-30盆花專用肥。若花壇觀賞,可摘心1次,分枝可產(chǎn)生4-5朵花。盆栽不分枝,以單花為好。高稈品種發(fā)芽后20天可用0.25%-0.4%比久溶液噴灑葉面來控制植株高度。觀賞向日葵在露地栽培,光照時間長,往往開花略早;而冬季在溫室內(nèi)栽培,光照時間短,開花延遲。重瓣品種不易結(jié)實,在開花時需進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結(jié)實率。1
主要價值花盤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之功,對頭痛、頭暈等有效??ūP研末,取5克,黃酒送服,每日3次,可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花盤水煎服,可治療哮喘,花盤水煎加紅糖飲服,可治療痛經(jīng)。
莖葉可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向日葵莖葉5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xù)5~7天,可治療高血壓。
鮮向日葵莖葉適量,水煎服,可治療眼紅目赤,淚多。
花語花語:太陽(TheSun)、沉默的愛、愛慕。
向日葵具有向光性,人們稱它為太陽花,隨太陽回繞的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國,向日葵是太陽神的象徵。因此向日葵的花語是太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