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髂后上棘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髂后上棘,經外奇穴名。見《新醫(yī)療法手冊》。位于骶部,髂后上棘之高點處,左右計2穴。皮膚→皮下組織→胸腰筋膜→髂后上棘。主治下肢癱瘓,腰骶痛,腰腿痛等。直刺1-1.5寸;可灸。

定位位于骶部,髂后上棘之高點處,左右計2穴。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胸腰筋膜→髂后上棘。

主治下肢癱瘓,腰骶痛,腰腿痛等。

操作直刺1-1.5寸,針感麻、酸至尾骨尖;可灸。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下肢癱瘓,腰骶痛,腰腿痛等。

附注①結筋點在腰背筋膜層,亦可出現在皮下脂肪層。

②行長圓針法恢刺時,應沿腰背筋膜方向,向上或下舉針。

相關論述《新醫(yī)療法匯編》:“髂后上棘,穴位:髂骨后上棘。針法:直刺1-1.5寸。主治:對癱瘓所致抬腿困難有效?!?/p>

12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吳曉 - 副主任醫(yī)師 - 西南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