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少宮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運氣學說術(shù)語,是指不及之土運。按五音建運理論,宮代表土運,不及為少,太過為太,故稱不及之土運為少宮。

解讀運氣學說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支架,用來說明氣象、氣候動態(tài)平衡運動的理論。五運六氣為其核心內(nèi)容。五音則為五運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包含宮、商、角、徵、羽。五音亦隨著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jié)不同的氣運而生發(fā)消長,所以它們亦各屬于五行。

其中,宮者,中也,為中和之義。惟土居中央,化生萬物,所以宮為土之音。宮為土音,最長、最下、最濁,建于土運,在十干中為甲己。

土運的測定,根據(jù)《內(nèi)經(jīng)》所論,在特定的氣位(時空)內(nèi),應(yīng)該具備:氣象上——陰天,雨層云、積雨云等濃厚的云層布滿天空,降雨量多,濕度高。氣溫上——空氣溫度隨四時而變化,如在長夏時段則氣溫較高,達所謂“溽蒸”的程度。物候上——生物(主要指植物)生長豐滿。

土運不及時,應(yīng)該具備:氣象上——風力在蒲福風級7級以上的東南風頻率增高。氣溫上——溫暖(從物候推知其氣溫不高也不降低)。物候上——草木茂榮,秀而不實。

中醫(yī)應(yīng)用一、少宮與證治的一般規(guī)律

病位:脾臟系統(tǒng)自病。

主證:身痛體重。諸濕腫滿皆屬脾。土運不及時,病變主要是脾虛受邪。

二、少宮與證治的各氣位特點

(一)長夏(長夏23日,公歷7月15、16日——8月6、7日)

正常脈象: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平脾脈來柔和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

土運不及病位:脾病。

土運不及主證:(脈)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脾脈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腫若水狀,胃脈耎而散者,當病食痹。(脾?。┨搫t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

土運不及治則: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針刺取足太陰陽明,虛則補之。黃色宜甘,脾病者,宜食秔米飯牛肉棗葵,禁酸。甘入脾,久而增氣。(據(jù)《金匱要略》治則,脾虛病當補用甘,助用辛,益用咸味之藥以調(diào)之)

(二)己年

時段:己亥、己巳、己丑、己末、己酉、己卯等年(氣位全年)

1.四季末約18日(公歷4月17、18——5月4、5日,7月18、19日——8月6、7日)

土運不及病位:脾病。其病內(nèi)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肢)。

土運不及主證: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fù),肌肉酸,善怒。

2.金復(fù):秋(立秋日起)

土運不及病位:肝病或氣客于脾。

土運不及主證:肝病則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氣客于脾則民食少失味。

3.水勝:下半年(主要指公歷9月底以后)

土運不及病證:咸病寒中。

三、土運不及代表方

白術(shù)厚樸湯

方藥組成:白術(shù)、炒厚樸、半夏、桂心、藿香、青皮各三兩、炮姜、炙甘草各半兩。

適應(yīng)癥:脾虛為風冷所傷,心腹脹滿疼痛、四肢筋骨重弱、肌肉瞤動酸瘈 、善怒、霍亂、吐瀉或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食少知味。

1234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李英帥 - 副研究員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