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功法名。是放松功的基本功法。把身體分成兩側、前面、后面三條線。有步驟地由上而下進行放松。結合默念放松,使身體各部調整得舒適放松。
解讀三線放松法是將身體劃分成兩側、前面、后面三條線,每條線均有9個放松部位,練功時以意識導引及觀想自上而下依次放松。初練功者采用仰臥或坐式較易放松,練功熟練者,可在各種姿勢如站、坐、臥、行中練習。
中醫(yī)應用具體操作:
一、預備姿勢:自然站立、平坐或仰臥均可,輕輕閉目,自然放松。
二、呼吸:多采用自然呼吸法或腹式呼吸法。吸氣時意念身體要求放松的部位,吸氣時默念一個“松”字。意念與呼吸配合。
三、三線放松:
第一條線:頭部兩側→頸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關節(jié)→兩前臂→兩手,靜養(yǎng)中指指尖中沖穴1~2分鐘。
第二條線:面部→頸前→胸部→腹部→兩大腿前面→兩膝關節(jié)→兩小腿前→足背→足大趾端,靜養(yǎng)大腳趾大墩穴1~2分鐘。
第三條線:后腦→后頸→背部→腰部→兩大腿后面→小腿后面→足跟→足心松,靜養(yǎng)腳心涌泉穴1~2分鐘。
四、整體放松:
做完三條線的放松練習后,將意念收回,把自己整體作為一個部位,吸氣時,意念自己全身;吸氣時意念整個身體向外松。
五、練習時要注意:呼吸、意念和默念“松”字要協(xié)調配合,并且要細細體會“松”的感覺。如體會不到“松”感,可先使四肢肌內緊張起來,再突然放松,體驗“松”的感覺,這樣可加速松弛反應的到來。
12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王濟 - 副主任醫(yī)師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