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結核是因循環(huán)障礙及結核感染引起椎體病變所致,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以腰椎為多見,胸椎次之,頸椎和骶椎較少見。頸3~7椎體結核病灶清除術用于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適用于:①椎體破壞伴膿腫,或有死骨形成者;②發(fā)生吞咽和呼吸困難者;③壓迫脊髓造成早期截癱者。頸3~7椎體結核病灶清除術是通過頸椎前入路行病灶清除,必要時手術區(qū)域置入抗癆藥。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1.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2.術前準備
詳細了解有無活動性病灶;需常規(guī)攝頸椎X線片、胸片,必要時行CT檢查;常規(guī)檢查血沉,肝、腎功能;應用抗結核藥物,全身支持療法;并做好頸枕石膏托。
適應證椎體破壞伴膿腫,或有死骨形成;發(fā)生吞咽和呼吸困難者;壓迫脊髓造成早期截癱者。
禁忌證椎體破壞輕,用非手術治療易治愈者;兒童頸椎結核,一般用抗癆藥物加頸枕石膏托固定能治愈者;有嚴重器質性疾病,體質差不能耐受手術者。
手術步驟①以病灶為中心,沿胸鎖乳突肌前緣斜行切開皮膚,切開頸闊肌,游離胸鎖乳突肌前緣。將胸鎖乳突肌橫斷向上下用粗絲線牽開,肩胛舌骨肌由腱部切斷向兩側牽開。②顯露咽后壁膿腫,可沿正中線縱向切開,吸出膿液,直視骨破壞區(qū),小心刮除病灶,用骨鑿適當?shù)財U大骨洞,清除病椎之間壞死組織,死骨等,注意止血。③沿膿腫一側,沿皮橫切口,顯露膿腫,長針頭抽吸膿腫后縱行切開,清除頸椎6、7病灶(頸6、7還是頸3~7椎)。
術后并發(fā)癥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清除椎體過多時易引起頸椎脫位,造成癱瘓。
術后護理術后護理用頸枕石膏托制動或繼續(xù)維持顱骨牽引、冰敷手術切口部位;術后1周內(nèi)靜脈維持營養(yǎng),待傷口愈合后給予全流食,保持呼吸道通暢。臥床3個月后換頸托保護,開始活動。
注意事項清除頸6、7病灶時,一定要將頸鞘向外側牽開,以免誤傷甲狀腺下動脈、鎖骨下動脈、胸導管和胸膜頂部。
術后飲食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