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蚯蚓干,蟑螂塊……科幻電影中那些重口味“美食”

科幻空間
原創(chuàng)
最前沿的科幻消息,最新銳的科幻作家,最精彩的科幻活動
收藏

《流浪地球》電影劇照(圖片來源:豆瓣電影)《流浪地球》里的“榴蓮味蚯蚓干”竟饞得女主走不動路,這是什么絕世美食?除了蚯蚓干,科幻電影中還有哪些重口味食品呢?《流浪地球》:蚯蚓干萬萬沒想到,今年春節(jié)的票房黑馬竟然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觀眾們的口味真是越來越難以捉摸了。不過還有比觀眾的口味更難捉摸的,那就是片中人物的口味!《流浪地球》海報(圖片來源:豆瓣電影)蚯蚓干在本片中存在感極高,除了新上市的榴蓮味蚯蚓干,串串店賣的都是蚯蚓串,爺爺試圖收買看守人員時送上的精致禮盒竟然也是“陳年蚯蚓干”,由此可以看出,蚯蚓干就是《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居民的主食。陳年蚯蚓干《流浪地球》電影劇照(圖片來源:豆瓣電影)為什么不種點糧食、蔬菜、水果換換口味呢?難道蚯蚓干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還記得那位死前心愿是吃碗白米飯的日本駕駛員嗎?其實不是大家不想吃,是真的吃不上。這是為什么呢?地下生活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日光不足,盡管植物在人造光源下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其轉化效率遠不如太陽光下。地下城雖然有樹,人們卻以蚯蚓為主食,這說明到了片中的2075年,哪怕人類已經(jīng)能制造推動地球的發(fā)動機,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也還沒有達到能夠滿足35億人口糧食供給的程度。這樣一來,蚯蚓倒成了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首先,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中,幾乎什么都吃,連泥土、垃圾、糞便都不放過,適應力極強,甚至在適宜條件下可以再生。其次,蚯蚓發(fā)育迅速,3~4月就能發(fā)育成熟,可常年產卵,壽命長達10~15年,而且富含蛋白質。好不好吃先不談,填飽肚子完全沒問題。另外,由于地下儲存條件有限,片中將蚯蚓加工成蚯蚓干,不僅方便食用還可以延長儲藏期,實在是非常機智了。蟲子一直是未來食品的熱門候選,在非洲部分國家以及中國一些地區(qū),現(xiàn)在就能找到蚯蚓醬、油炸螞蚱之類的小吃,蟲子食品距離我們并不遙遠。說不定許多小伙伴早就嘗過鮮了,恭喜你們已經(jīng)在地下生活中搶占了先機!《雪國列車》:蟑螂蛋白質塊另一種在科幻飲食界占有半壁江山的蟲子就是蟑螂,比起《流浪地球》中毫無掩飾大方登場的蚯蚓,《雪國列車》里的蟑螂食品被美化成“蛋白質塊”,主料蟑螂差點沒有姓名。在故事中,人類為了應對全球變暖采取的措施導致氣候變得極端寒冷,人們只能茍活于一輛永不停止的列車上。這輛列車里的乘客被分為三六九等,上層人士依舊吃香喝辣,而底層人民只能靠每天一塊蛋白質塊維持生活,直到后來他們發(fā)動叛變,在加工車廂看到攪拌機中密密麻麻的“小強”,才明白所謂蛋白質塊竟然是由蟑螂制成。黑得發(fā)亮的蛋白質塊(圖片來源:豆瓣電影)雖然心理上難以接受,但在世界末日,蟑螂確實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食物來源。蟑螂不僅富含蛋白質,而且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強。一只雌性蟑螂一次可以產出10~90個卵鞘,每個卵鞘又可以孵出幾十只蟑螂,一年內就可以產下上萬只蟑螂,子子孫孫相互交配,指數(shù)化增長。最可怕的是,雌性蟑螂只需交配1~2次,便可終生產卵,某些蟑螂甚至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單性繁殖,可謂“生生”不息。蟑螂生得容易,死卻沒那么輕巧。蟑螂喜歡溫暖潮濕的地方,只要有水和食物,它們就可以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生存;就算什么都沒有,蟑螂也能通過同類相食的方式生存下來,甚至在切掉頭部之后還能存活數(shù)天;就連看似脆弱的蟑螂卵,也因卵鞘的保護不會被殺蟲劑輕易殺死。“小強”二字絕非浪得虛名?!队褡印罚撼壺i紅燒肉、糖醋排骨、小炒肉……豬肉可以制成的美味不勝枚數(shù),但是,如果發(fā)生了食品短缺,吃上一道簡簡單單的家常菜也許都是奢望。電影《玉子》中的米蘭達集團就看中了這個商機,找到了解決辦法:既然養(yǎng)普通豬滿足不了人類的需求,那就養(yǎng)一頭大豬,于是,一頭重達6噸的轉基因“超級豬”就這樣誕生了。超級豬玉子(圖片來源:豆瓣電影)普通的成年豬體重一般為300~500公斤,6噸重的豬聽上去似乎是個天方夜譚,不過世界之大,遠超平均體重的豬還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中國就有。在遼寧省農業(yè)博物館里有這樣一頭“鎮(zhèn)館之寶”:它重達1800斤,體長2.5米,胸圍2.23米,獠牙有14.4厘米長,簡直就是現(xiàn)實版玉子,不過這只豬并非轉基因豬,它與其他家豬同吃同睡,只是長得格外突出。遼寧省農業(yè)博物館里的大豬(圖片來源:網(wǎng)絡)玉子雖然長得有些像河馬,但米蘭達集團稱這種豬不僅肉多味美,而且吃得少,排泄少,可謂經(jīng)濟環(huán)保,完美貼合人類需求。只是轉基因食品面臨巨大爭議,米蘭達集團不得不謊稱超級豬是一個新物種,以減少人們的抗議。影片對轉基因食品持否定態(tài)度,但在農業(yè)生產中,如何讓家畜“更大更重”倒是一個重要的命題,并有“日增重”這一指標來專門測定家畜的增重情況。常見的增重方法是給家畜喂含有增重添加劑的飼料,比如高蛋白成分、類固醇化合物以及一些酶制劑和生物菌劑等,這種方法不像轉基因那么激進,不會突破家畜本身的遺傳潛力。除了喂食,還有皮下埋植的方法,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飼養(yǎng)家畜是一個綜合工程,要想豬長得壯,完全依賴藥物也是不合理的,干凈衛(wèi)生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以及充足日照、適度運動都是有效的增重方法?!缎请H迷航》復制食品也許上面那些食物很難讓你胃口大開,別急,只要擁有《星際迷航》中的復制機,你就能在遨游太空時吃你所想,無論是小雞燉蘑菇,還是可樂配薯條。用復制機輕松復制一頓大餐(圖片來源:電影截圖)復制機在本片中主要用于復制食物和水,它能在原子層面上復制物體,主要工作方式是能量和物質的相互轉化。復制機需要將大量物質轉化為能量,然后再重新組合物質化,通過重新排列原子形成分子,再進一步重新排列分子形成物質。比如復制一片面包,復制機會先形成碳、氫、鈉等原子,然后將它們排列成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再用這些成分組成面包。除了食物,復制機也能復制其他無生命體,也就是說它可以隨時為你提供各種生活必需品,免去囤貨的麻煩,簡直是宇宙長途飛行必備好物。復制機聽上去與3D打印機很類似,但是復制機質能轉化的工作方式顯然更高級,3D打印機只是將原料按照數(shù)據(jù)模型層層疊放起來,并沒有改變原料本身的性質,而且非常耗時,不夠方便實用。令人興奮的是,現(xiàn)在有許多科學家正在試圖將這種神奇機器變?yōu)楝F(xiàn)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群研究員最近就邁出了一大步,他們成功通過光來加速了3D打印的速度。不同于傳統(tǒng)上一層層堆疊的打印方式,這種打印機首先通過掃描建立一個三維模型,然后將模型投射到一個裝著液體原料的容器中,然后用特定強度的光線照射,液體原料就能在幾分鐘內迅速凝固起來,這場景可以說是非??苹昧?。科學家用該技術制造的“思想者”雕塑(圖片來源:sciencealert)看完這些“美食”,你的內心是否有些波動,甚至還想嘗嘗呢?食品短缺是科幻電影中永恒的話題,哪怕科技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相當?shù)母叨龋瑵M足人類最基本的飲食需求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真的到了要帶著地球一起流浪的時候,你準備吃點什么呢?參考文獻:1.許大全,陳根云.展望人工光合作用[J].植物生理學報,2018,(第7期).2.袁修美.紅蚯蚓的養(yǎng)殖技術要點[J].農業(yè)知識,2016,(第3期).3.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01/30/science.aau7114

評論
中氣旋
少師級
已經(jīng)閱讀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