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日本改建后的超級對撞機首次實現(xiàn)對撞

科普中國-科普話強國
原創(chuàng)
欄目聚焦我國前沿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
收藏

新華社東京4月2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26日宣布,當天首次觀測到了新改建的超級對撞機SuperKEKB的電子和正電子對撞,今后將長期進行實驗,幫助探索宇宙中物質如何誕生等深邃問題。

這臺超級對撞機位于茨城縣筑波市,安裝在地下11米處,是周長3000米的環(huán)形對撞機,今年3月正式開始運行。它的前身是非對稱正負電子對撞機KEKB。它的亮度是其前身的40倍。亮度是對撞機的重要參數(shù),指單位時間內截面碰撞發(fā)生的頻率,也是粒子加速器中粒子對撞數(shù)量的測量標準。亮度越高,粒子對撞的幾率越大,獲得的數(shù)據(jù)也更多,這也意味著獲得新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更大。

2010年,已經(jīng)運行十余年的對撞機KEKB停運,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主導對其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造,最終建成新的超級對撞機SuperKEKB。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00多名科研人員參與了這一國際合作項目。

此前,來自KEKB的對撞結果證實了日本科學家小林誠和益川敏英提出的關于基本粒子的“小林-益川理論”,幫助兩人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茖W家希望利用新對撞機進行更多的實驗,繼續(xù)探索關于宇宙和物質的一些基礎問題。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