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云終于努力地睜開了眼睛,雖然眼前還是一片黑暗,但是這種黑暗好像更加真實。等待讓她有些焦急,意識先于感覺蘇醒的時間里,她一直在黑暗的世界里游蕩,思維好像會被永遠禁錮在牢籠里。
穆云正在從冬眠中醒來。簡單來說,冬眠技術就是首先將人迅速降溫,低溫讓細胞停止代謝,經過一段時間,再升溫,讓人蘇醒。冬眠液在緩緩的退出她的身體,血液逐漸讓這具身體恢復以前的生機。她清楚地聽到了心跳的聲音。聽覺和觸覺逐漸恢復,她也重新與世界建立了聯系。穆云閉著眼睛,沉溺在這種溫暖又奇妙的感覺里。
“你好,我是一號?!?/p>
穆云感覺有人在移動她的身體,身上的肌肉稍微有些痙攣。她很虛弱,于是順從地被一號搬到了輪椅上。在她冬眠的時候,很多東西和輪椅一起被儲存起來,比如幾十個立方米的食物和水,書籍,電池,以及一些武器——她腿側就有一把槍。
一號是從研究所的上層趕來的,看上去還是原來的樣子:最下面是類似履帶的結構,上面是軀體,最上面是頭部,與卡通人物相像。實際上,這樣的設計效率很低,只是為了增加與人的相似度,以便最終融入人類社會。在她冬眠之前,一號就已經是能模仿人類思考、有情緒的機器人了,采用聲波和電磁波與其他機器人交流。輪椅跟在一號的后面,緩緩前行。
“記憶載體的研究應該成功了吧?!蹦略茊?。
“……”
“你可以像人一樣思考嗎?”穆云嘗試用機器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又表達了一次。
“可以?!憋@然,這次一號理解了。
為了讓機器人能像人一樣自主行動,思考判斷能力和記憶不可或缺。在穆云冬眠之前,人們已經可以像在硬盤里存儲數據一樣,在記憶容器里提取或添加記憶。如果機器人可以思考,容器就可以稱作記憶載體。不過,給機器人添加人造記憶始終無法成功。于是,只好讓機器人通過學習來獲得記憶。與人類不同,機器人的記憶是可以復制的,這使得機器人可以批量生產。被賦予了基本記憶信息,機器人也就擁有了簡單的思維和行動能力。一號的思維能力可能會超過人類,引發(fā)外界質疑,于是研究所選擇了對外隱瞞。
“前面是工廠,生產出的零件可以組裝成機器人或者生產線?!币惶栒f。
穆云發(fā)現這里的機器人與一號不同,看起來更適合體力勞動。而且,有的機器人在更換電池。
一號說:“這些工藝機器人不能自己發(fā)電,為了節(jié)約成本,普遍使用電池。”穆云知道,實際上它們沒有思維能力。只不過為了緩解外界的擔憂,在設計時所有的機器人都不能主動獲取能量。人們通過控制機器人的能量來源,防止可能出現的反叛。
工廠里沒有多余的聲音,只能聽見金屬塊的撞擊和腳步聲,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運行著。穆云莫名有些不安。
研究所建在地下,有些陰冷,穆云站起來跟在一號后邊。在向地面上行途中,穆云看到了各種類型的采礦機器人。一號說它們的功能都相對單一,多數只有低配置的記憶容器,思維能力很弱。
她已經做好了準備,面對應接不暇的新事物,事實卻讓她失望。這里都是機器人,自然很單調,她想。
機器人通過與人交談來提高語言能力,奇怪的是,在穆云冬眠的時間里,一號的交流能力卻沒怎么提高。
“如果沒有人類,你們可以獨自生存嗎?”穆云最關心的還是機器人的發(fā)展。研究所希望機器人可以在所有的體力勞動崗位取代人進行工作。由于沒有考慮過要應對復雜情況的需要,大部分機器人的內置芯片只有處理簡單問題的能力。
“可以?!?/p>
幾乎看過了整個研究所,穆云終于明白這種不安感的來源:自從醒來還沒有看到一個人。也許機器人控制了研究所。她心念急轉,突然猛地后退一步,把槍對準一號。一號從沒有過這種經歷,有些不知所措。
穆云緊張地盯著一號,一號沒有動作。
雙方僵持了幾秒,穆云又把槍放下了,無力地嘆了口氣。不管是什么樣的情況,她都無力改變。
“地球上還有人嗎?”
“我們剛剛見到了很多人?!?/p>
“……”穆云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
“你是指……有血肉之軀的人嗎?他們都在災難中毀滅了?!币惶柍晒Φ乩斫饬四略?,并平靜地說。一號似乎沒有同情心。
穆云臉色發(fā)白,她想說些什么,卻發(fā)現自己發(fā)不出聲音。最終她接受了現實。不知道為什么,她相信一號說的是真的。
“……這樣的世界也挺好的,與你們古人不同,人們不靠外貌去相互吸引,人們的價值也不靠能力來體現。”
“可是你們的世界沒有書籍,沒有音樂,一點都不有趣!”穆云很快從失落中恢復了過來。一號的話引起了她反駁的沖動。
“什么是有趣?”
穆云汗顏,有趣和無聊對于新人類毫無意義,還是不要和機器人談古人的情感了。她很難站在機器人的立場上考慮,同樣,一號也難以理解她。
“至少我們保留了人類最重要的東西?!币惶栐俅卧噲D安慰穆云。
穆云想起老陳曾經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如果讓你在外貌,身體,感覺,思維,記憶,欲望,社會形態(tài)中選擇幾個讓人類放棄,你會保留什么?”
“當然是感覺,思維,記憶,欲望,社會形態(tài)啦?!?/p>
“我只要放棄欲望?!崩详愓f。
人不能沒有欲望,但是盡可能生存下去是機器人必須遵守的原則,不用靠欲望維持。對于主要從事體力勞動的機器人,他們只需要執(zhí)行指令就行了。
穆云想起了自己的同學,同事,盡管由于自己的性格,他們并不喜歡自己,可是……
“……你是最后一個活著的古人?!币惶柕恼Z氣很差,明顯有些氣憤。他的話又被穆云忽略了。
“能跟我說一說那場災難嗎?”穆云思路被打斷,于是轉移話題。
“三號親歷了災難。等我讀取一下他的記憶?!耙惶栒f。
“我們對于過去的記憶與時間是對應的。以災難發(fā)生的時間為原點,我們采用了新的紀年方式,時間單位保留古制?!币惶柹砩系臅r間顯示不斷變小,最后停在了-06:00:00的位置上。
“……我們也不知道災難具體原因是什么,當時,天空逐漸變成了昏黃的顏色,伽馬輻射突然變得很強?!髞頃簳r恢復了正常。地震臺發(fā)布預警,人們走上街頭。然后,天空的顏色突然變成深褐色。……經過兩次襲擊,地表已無生機?!?/p>
穆云被三號錄制的視頻震撼到了,盡管她只能看到可見光波段的圖像。
數字變成了00:00:00,新人類的時代開始了。
故意發(fā)布虛假預警的人就是老陳。穆云很早就認識老陳了。雖然負責地震的預警工作,老陳卻一直害怕來自天空的危機。在他看來,地球徹底的暴露在宇宙中,致命的威脅隨時會襲擊地表生物。只要在室外,他一定會把自己用防輻射服包裹起來。后來,穆云奇怪地發(fā)現老陳恢復了正常。老陳說:“我想通了。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如果真的有那天,我倒是想要親眼看看人類是怎么毀滅的?!?/p>
“那地球背面呢?”穆云問,“如果是射線暴,總不會穿透地球內部,另一面應該不受影響啊。”
“當時大西洋正好在背對輻射源的那一面。這一面的災難,也許是太陽造成的。陽光照耀的地方,生機全無。當然也有幸存者,不過水源已經被污染,甚至空氣都令人窒息。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大部分人之前在街上,死去的過程比較安詳。我們收集了附近的尸體,因為沒有微生物,尸體也沒有腐爛?!?/p>
穆云工作的地方能看到研究所對面的家屬區(qū)。一個懷孕的媽媽總會出現在那里。肚子越來越大,生下一個小孩。小孩長大的很慢,他的媽媽又懷孕了……
穆云晃了晃頭,不再去想過去的事情。氣溫變化并不明顯,光照沒有了。但是在大洋深處,生命依然存在。也許深海中的古細菌,經過千萬年的進化,會使更高級的生命在海洋中復蘇,通過代謝改變大氣成分,時機成熟后再一次登上大陸。不過是再走一遍之前走過的道路。這次會出現智慧生物嗎?他們又怎么看待人類留下的痕跡呢?
新人類前途也很暗淡。穆云想起剛剛的工廠里那些機器人,如果這就是新的人類社會,一部分人負責勞動,一部分人負責思考,都沒有選擇的自由,階層固化。
一號聽完她的問題,“思考”了一會兒,說:“我不認為這存在問題啊。人類被制造出來,身體結構本來就不同,他就是為了他該做的工作而存在的?!蹦略瓢l(fā)現一號開始把機器人稱為人類。
穆云繼續(xù)質疑:“你們的身體是可以更新的,這不就相當于永生么……”她突然想到,不該以過去的標準評判新人類。永生對于機器人不見得是壞事。
一號說:“每過一段時間,像我這樣從事思維活動的人會清空自己的大部分記憶,只保留最基礎的,重新認識世界?!?/p>
嗯,不是永生,倒是很像佛教中的輪回。
在所長的辦公室中,穆云發(fā)現了一段筆記,看上去像是匆忙中寫下的:人類面臨著無解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是欲望的奴隸。人類很難擺脫動物的習性。明知悲劇會發(fā)生,還是周而復始地制造會被悲劇傷害的人。邏輯混亂,沒有相互理解的基礎。生活讓我失望。
穆云想起了所長給自己的任務:在未來蘇醒后,查看研究進展情況。如果機器人有失控的跡象,就銷毀實驗體,中止研究。所長和老陳的分歧在于機器人是為了什么而存在。所長希望機器人能為人類服務,他只是暫時對人類失望。老陳卻認為機器人終將取代人類。
雖然從結果來看,所長只是在付出無謂的努力,但是新人類卻因他而生。他說過:“我也對未來失去了希望,只有這些機器人讓我看到了一線希望。”
老陳預言成真。他曾說過,“新的人類,除了拋棄舊的身體結構,也沒有人類的外表和欲望。人類將不會有疾病,也不會有無謂的紛爭,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不拋棄這些,人類將停滯在這里,直到被不可抗力毀滅。”
確實,冬眠之前被確定無法醫(yī)治的疾病已經增加到了97種。微型機器人肆虐,人們不再有隱私,世界陷入混亂和動蕩,人們無法解決現實的問題,逐漸沉湎于虛擬。災難在正確的時間爆發(fā)是種幸運。如果沒有這次毀滅,人類也不會新生。畢竟崛起的新生命繼承了人類最重要的遺產。
穆云突然覺得這是老陳理想中的世界。這個世界不存在虛擬現實,虛擬明星,也沒有娛樂,但是人們不需要這些讓自己滿足,自我麻痹。生活可以用邏輯解釋。
也許老陳適合生活在這個新的紀元。
“我可以去外面看看嗎?”穆云還想去看看外面沒有人類的世界。
“大氣層的成分改變了。沒有設備,你會窒息?!?/p>
“你們活動的區(qū)域太小了,至少應該在全世界分布。人口數量也很少,”穆云對新人類的現狀有些失望,“人口多一點,也許超過某一個臨界值,會發(fā)生質變。不過也不能太多,不然就會因爭奪資源產生沖突……”
穆云突然意識到自己又在以人類的標準來看待新人類。她的一切經驗都派不上用場,她也無法知道人口數量對新人類的影響。雖然新人類以人類的社會模式為基礎,但是面臨的問題也許是全新的。在這里,人與人相互需要;如果把結構相同的機器人看成一個群體,每種群體的存在都對這個微型社會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
穆云覺得自己的存在有些多余。人類消失,她的任務就失去了意義,穆云決定繼續(xù)冬眠——新人類才剛起步,她想看看未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