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打贏抗洪戰(zhàn)爭,究竟有多難?

中國科普博覽
原創(chuàng)
中國科協(xié)、中科院攜手“互聯(lián)網+科普”平臺,深耕科普內容創(chuàng)作
收藏

本文由科普中國科普融創(chuàng) x 星球研究所聯(lián)合發(fā)布

2020年入汛以來,大氣環(huán)游異常,長江流域和黃河上游地區(qū)降水偏多,多省發(fā)生較大洪水,超過5400萬人次受災,一場人與水的戰(zhàn)爭正在進行。

洪水環(huán)繞南京八卦洲|7月18日,長江南京段洪水創(chuàng)歷史新高,全市啟動一級響應。八卦洲是長江中的一個島,現(xiàn)已被洪水圍困。圖源:VCG

年輕的戰(zhàn)士們沖上堤防,火熱的青春在泥漿和洪水中涌動,混合著土黃色的救生衣紅,成為這個夏季最讓人安心的色彩。

守衛(wèi)堤防的武警官兵|迷彩綠,救生衣紅,泥漿黃,組合出洪水季里令人心安的色彩。圖源:人民視覺

然而,每每看到年輕的戰(zhàn)士們在泥水里奔波,在烈日下被曬得爆皮,不免令人心疼。都2020年了,為什么抗洪還是這么難?還需要我們的戰(zhàn)士如此辛苦?

江西鄱陽縣昌洲鄉(xiāng)西河的決堤現(xiàn)場|抗洪難,低等級堤防抗洪更難。圖源:人民視覺

我們面對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敵人?

它強大而且狡詐,從兩條戰(zhàn)線向我們發(fā)起進攻。正面戰(zhàn)場上,動輒造成大水漫堤之勢,一遍遍沖擊我軍陣地;還會派出大量的特種部隊,執(zhí)行機動性極強的破壞襲擾,一不留神便會里應外合突破堤防,令人防不勝防。

正面戰(zhàn)場:漫堤的大水

不斷飆升的水位是河堤的死敵。

別小看河堤頂?shù)字g的幾米或十幾米落差,它足以讓越過堤面的洪水快速流動,在土堤斜坡上快速沖刷出小坑、陡坎。

洪水漫溢大堤|洪水越堤的沖刷會產生巨大的破壞。注意圖中河堤已經開始出現(xiàn)坑洼。圖源:視覺中國

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小坑和陡坎會連成沖溝,洪水洶涌而出,很快就會撕開堤防[1-4]。

從漫堤到決堤的過程|漫堤以后,水流首先沖出陡坎和小坑,隨后連接擴大成沖溝,發(fā)生溯源侵蝕,向后切開大堤,最終決口。圖源:文獻[3]

7月17日,湖北恩施遭受特大暴雨襲擊,清江水位劇烈上升,城區(qū)范圍內的堤防一度遭遇漫堤險情。

**湖北恩施清江發(fā)生短暫漫堤|**受暴雨和上游水庫緊急泄洪影響,清江水位暴漲,7月17日下午一度漫過河堤,淹進了清江水岸社區(qū),許多汽車被淹。圖源:人民視覺

幸運的是,城區(qū)河堤的表面大都經過硬化改造,僅持續(xù)數(shù)小時的漫堤水流未產生明顯破壞。但如果是土堤遭遇漫堤,后果可能會十分嚴重。

洪水漫溢引起的決口和沖刷|漫溢對土壩下游一側造成了強烈沖刷,最終引起決口。該事件發(fā)生于1977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圖源:文獻[38]

正面進攻的洪水固然危險,但只要做好水情監(jiān)測,組織上游水庫群攔截洪峰、動員力量加高堤防、必要時合理調用分蓄洪區(qū),保證堤比水高,這樣的險情完全可以人為化解。

用泥土、沙袋等材料構建臨時小堤,即子堤,就是有效化解漫堤風險的一種手段。

空軍官兵搶筑子堤|7月13日中午,在江西九江的江洲鎮(zhèn),空軍官兵搶修子堤,抵御漫堤。江州鎮(zhèn)位于長江的一個江心島上,今年汛期呼吁在外游子回鄉(xiāng)抗洪,一度名聲大噪。圖源:人民視覺

1998年洪水期間,湖北的各類河堤及湖堤上,一共修筑子堤1147km,其中723km直接擋水,擋水率63.03%。

放眼整個長江中下游,3578km水位超警的長江大堤上,一共修筑子堤830km,其中350km直接擋水,擋水率****42.17%[5-7]。

然而,子堤對于水下的敵人卻無能為力。波浪和暗流在迎水坡沖刷堤身,在缺少防護(如碎石護坡、混凝土護坡)的堤段,長時間的沖刷很容易掏空大堤,形成崩岸險情[8-9]。

人們可以投擲一些消減水流的材料,從碎石到樹枝,甚至是稻草堆和防水布,都可以減輕沖刷。

官兵使用稻草堆消減波浪|7月18日,天氣預報顯示洪湖湖區(qū)有6級大風。為防止風浪越堤及沖刷堤防,戰(zhàn)士們在迎水一側設置稻草堆,堤面構建子堤,以減輕風浪影響。圖源:人民視覺

崩岸會直接破壞大堤結構,需要立刻用沙袋和石料加固,必要時還要打木樁加固。

處置崩岸險情|2016年07月21日,江西鄱陽雙港鎮(zhèn)張家圩大堤發(fā)生崩岸險情,官兵們正在緊急處置。圖中可見迎水一側有近乎垂直的崩塌面。圖源:人民視覺

總的來說,人們在抗洪的正面戰(zhàn)場處于被動的位置,而且這些防御手段多數(shù)無法通過機械完成

被長期浸泡的大堤十分松軟,在規(guī)模較小的河堤投入重型機械可能損壞堤身,一般僅能用小型機械在大堤上搬運物資、裝填沙袋。在搭建子堤時,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農用車運輸沙土,戰(zhàn)士搭建子堤|使用沙袋裝填沙土搭建子堤,防滲和穩(wěn)定效果優(yōu)于直接堆土,并且在堆放時也有注意事項,所以機械現(xiàn)在還難以取代人力。圖源:人民視覺

除了要投入重兵外,還要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巡視,才能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現(xiàn)險情并加以處置。但這樣就足夠了嗎?

遠遠不夠,因為洪水真正的殺手锏,從來不在正面戰(zhàn)場。

特種作戰(zhàn):滲流的渾水

孫子兵法云,“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水位攀升造成的漫堤、風浪、崩岸險情從不屑于隱蔽自己,是為“正”;人們修建子堤和及時護岸就能經常打成平手,是為“合”。更大的兇險,來自洪水的“奇招”:滲流。

堤防中典型的兩種滲流破壞|發(fā)生在堤身的滲水/漏水洞,和發(fā)生在地基的管涌,是河堤的兩大類滲流險情,十分危險。底圖:文獻[10]

在世界各地,人們普遍使用泥沙和石料堆筑河堤,本質上是將無數(shù)泥沙顆粒堆積起來,顆粒間充斥著無數(shù)微小孔隙,使河堤天然具有滲水性

洪水季節(jié),水逐漸滲入泥沙孔隙,在堤內緩緩滲流。時間一久,整個河堤都被滲流浸濕后,大堤背水一側自然會出現(xiàn)滲水。

高水位浸泡堤身時的浸潤區(qū)變化圖|在長時間高水位浸泡下,大堤逐漸被浸透,最終在背水坡產生滲水。制圖:云舞空城&鄭伯容/星球科學評論

**如果滲水量小、流速緩慢、水質清澈,**意味著沒有堤內泥沙被帶出,大堤內部未發(fā)生沖刷破壞,做好排水和監(jiān)視,準備臨時反濾體即可。

**官兵在大堤背水側修筑用碎石和沙包修筑臨時反濾體|**反濾體可以阻止?jié)B水帶走泥沙,保護大堤結構。滲出的清水則通過水溝排走。圖源:東部戰(zhàn)區(qū)微信公眾號

如果滲水量很大,則說明大堤已經被浸透,機械強度會顯著降低。此時,如果河堤的設計本身不夠合理、具有潛在結構損傷(如蟻穴、裂縫等)、有超重機械在堤頂作業(yè)時,就很容易在河堤背水側產生滑坡、脫坡險情。

滲流引起的攔河壩滑坡|年5月20日,美國密歇根州Edenville土壩在被長期浸泡后,因滲流劇烈引發(fā)滑坡,最終導致潰壩,下游多處城鎮(zhèn)受災。該壩建于1925年,是沒有防滲設計的均質土壩,技術上早已落后。圖源:Lynn Coleman / MLive / Earther,文獻[11-12]

好在這類險情與崩岸類似,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及時加固也可以排除險情。

堤防背水面發(fā)生滑坡險情|7月17日,安徽安慶懷寧縣涼亭鄉(xiāng)三鴉寺湖堤背水側發(fā)生滑坡,官兵們緊急處置,避免了潰決。圖源:人民視覺

當滲流逐漸變強,泥沙也會被帶出,清水變成渾水。此時,堤身開始自背水側向迎水側產生空洞,如不及時排除,會很快形成貫通堤身的漏水洞,大堤被沖開只需要很短的時間。

漏水洞引起決堤的實驗|在這個實驗里,由于河堤的規(guī)模很小,從a到e只用了13分鐘。在實際河堤里時間會長一些,但仍屬于“較短時間”的范疇。圖源:文獻[3]

比渾水滲流更隱蔽、更危險的險情,則是發(fā)生在地下的管涌。它不僅與高水位長期浸泡有關,還與河岸的地質條件有關。

以長江在湖北境內的荊江段為例,江岸的地層由若干**強透水層(砂層)和弱透水層(泥層)**混雜組成,它是自然演化的結果,但也正是這樣的地質結構,使河水能夠在地下通過透水層向堤后滲透,直接造成了管涌風險。

劇烈涌出渾水的管涌險情|管涌時,大量地下泥沙隨渾水流出,逐漸掏空地下,造成大堤失穩(wěn)滑塌,容易形成決堤。圖源:央視新聞直播間

**還記得中學物理書上的U形管嗎?連通U形管兩端的水面,總是趨向于達到一樣的高度。**只要大堤外的水體保持高位,地下又存在較強的透水層時,就相當于構成了一個巨型的“U形管”,洪水就一定會有從地下透水層向上涌出的趨勢。

管涌破壞堤防的過程示意圖|管涌時,大量地下泥沙隨渾水流出,進而掏空地下,造成大堤失穩(wěn)垮塌,引起決堤。透水層一般指砂層,而不透水層指泥層或粘土層。底圖:文獻[13]

而覆蓋在砂層上的泥土,就像阻擋兩側水位變平的那個閘門,壓制著水流從地下涌出。當這種壓制一旦被沖破,管涌會和漏水洞一樣首先流出清水,逐漸變成渾水,進而掏空地下泥沙,使大堤失去支撐而垮塌[14-17]。

官兵們處置管涌險情|7月16日,江西九江永修縣,武警官兵正在運用反濾圍堤排除堤腳的管涌險情。圖源:人民視覺

可以說,管涌是一種因河堤而生,以毀滅河堤而終的專屬現(xiàn)象。它們往往會成群出現(xiàn),造成大段河堤變形、沉陷、垮塌,在很短的時間內引發(fā)決口,是最兇險的一種險情,堪稱“大堤殺手”。

管涌群掏空地基示意圖|成群出現(xiàn)的管涌隱蔽性強,破壞性大,防不勝防。圖源:文獻[18-19]

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大小堤防發(fā)生較大險情1702處,其中有872處都是管涌,占總數(shù)51.2%;長江干堤發(fā)生較大險情698次,其中管涌366次,占總數(shù)52.4%;在具有潰決風險的34處重大險情里,有19處都是管涌或管涌群,占總數(shù)****57.8%[5-7, 14]。

在那年的洪水中,**失控的管涌也曾造成一些重大的決堤事件,**如湖北咸寧市嘉魚縣簰(pái)洲灣的決堤由管涌群引起,高建成等19名解放軍官兵不幸犧牲[20-22]。

九江決堤也由強烈管涌引起。由于人們排險失敗,管涌不斷掏空大堤的地基,疊加一些其他的質量缺陷,最終在發(fā)現(xiàn)管涌的40分鐘后,大堤開始塌陷變形,引起防洪墻決口,隨后便徹底潰堤[23-24]。

**1998年九江決堤后的沉船堵口現(xiàn)場|**除了因偷工減料被痛罵做豆腐渣工程外,九江大堤決口的主要原因是管涌控制失敗。圖源:視覺中國

更麻煩的是,管涌行蹤不定,出現(xiàn)位置受地下砂層的分布規(guī)律控制,雖然常以堤腳50米以內的區(qū)域為主,但也可以出現(xiàn)在向外延伸數(shù)百米的位置。農田、溝渠、水塘、湖泊甚至建筑地下室等環(huán)境,都可能產生管涌,沒有明確的規(guī)律。

出現(xiàn)在水塘里的管涌|官兵們組成人鏈,傳遞沙包構筑反濾圍堰。后方田埂上的官兵背后,可以隱約看到遠處的河堤。圖源:人民視覺

于是,復雜地形下的人力巡視,成為了抗洪戰(zhàn)斗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人們不僅要巡視堤身尋找滲水,還要在堤腳向外延伸幾百米的范圍里尋找管涌,然后快速機動到險情位置加以處置。

巡堤人員正在河堤背水側巡視|這樣的巡視,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漏洞、滑坡、塌陷及管涌危害。但管涌的發(fā)生部位,并不局限在堤身和堤坡底部,還需要加大巡查范圍。圖源:人民視覺

一些物探設備也開始用于河堤探傷和日常檢查,幫助人們快速、準確地發(fā)現(xiàn)潛在侵蝕通道。

運用探地雷達檢查河堤|7月29日,安徽地礦局技術人員運用物探手段巡查河堤,可以在險情發(fā)生前就檢測到河堤內部是否發(fā)生破壞,先敵制勝。但這種辦法對場地存在一定要求。圖源:人民視覺

一旦發(fā)現(xiàn)漏水洞和管涌險情,處置它們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人們需要根據(jù)“排水保泥”[25-29]的原則進行操作,**快速搭建具有特定結構的反濾體,**讓清水能夠正常流出,泥沙卻得到保留,從而維持河堤或地基的結構穩(wěn)定。

反濾圍堰壓制管涌示意圖|沙袋壘起的反濾圍堰內,應自下而上充填一定厚度的粗砂、碎石和大石塊,這樣可以壓制泥沙涌出,保護地基安全。反濾圍堰也可用于堤身漏水洞的排險,位置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制圖:云舞空城&鄭伯容/星球科學評論

而對于漏水洞,它的進水點位于迎水坡的堤身,比管涌更淺。如果條件合適,還可試著派潛水員堵住漏洞,快速消除險情。但是,潛水員有被漏水洞吸入的危險。

潛水員探尋漏水洞的洞口|橫穿大堤的涵閘、管線、建筑與泥土的接觸部位,容易發(fā)生渾水滲流。圖為潛水員尋找一處涵閘接觸漏水的進水口。圖源:人民視覺

總之,抗洪軍民既要做到全天候不間斷巡視,又要做到在復雜地形下保持機動,及時進行技術排險。因此,即便到了2020年,抗洪仍然是一項高度依賴人力的困難工作,而且中外皆然。

美軍士兵在密蘇里河的大堤背后排除管涌|世界多國都投入軍隊進行抗洪救災工作,而構建反濾圍堰的方法也是全球通用。圖源:美國國防部,Dvidshub.net,公共領域

盡管人們早就有了充足的機械設備參與抗洪搶險,但它們更多時候只能在特定場合下作為輔助。只有高度靈活的人,才能克服地形的障礙,采用靈活機動的運動戰(zhàn),運用技術手段反制洪水的特種部隊。

用火神山雷神山的精神搶修圍堤|7月27日,安徽阜陽市潁上縣姜唐湖蓄洪區(qū)戴家湖堤段,由涵閘破損引起直徑約10米的強烈管涌。指揮部調集200多臺挖掘機和推土機挖田取土,用60個小時修建起大型圍堤(圖中覆蓋白色防水布的新堤),化解險情。圖源:人民視覺

更難的是,這種情況在未來數(shù)十年里都不會有根本變化,除非研制出高度智能的機器人來取代人類士兵,才能完成各種需要現(xiàn)場應變的工作。

然而,守好抗洪的兩個戰(zhàn)場仍不能高枕無憂,因為與洪水的斗爭并不僅僅發(fā)生在汛期。想要用最小的代價戰(zhàn)勝洪水,還要在平時下很多功夫。

平戰(zhàn)結合:人民的戰(zhàn)爭

古今中外,抗洪一直是一項需要密集人力資源的戰(zhàn)斗。但科技的力量該如何體現(xiàn)呢?答案就蘊藏在平戰(zhàn)結合里。

每年汛期之后都是河堤整修的高潮期,新的技術和理念會逐漸運用到這些年代久遠的河堤里。加固護坡、加高堤身、增設排水結構、增加反濾結構等工程手段逐步用上,防洪能力就這樣逐年升級,

汛期來臨前整修大堤|今年5月,武漢市武昌區(qū)八鋪街堤完成了歷時兩個月的整修,提高了防洪能力。圖源:人民視覺

而對于不利的堤身質量和地質條件,人們也學會修建很深的地下防滲墻,為滲流制造阻礙,顯著增大形成滲水洞和管涌所需的時間。

2014年起,湖北省啟動第三輪荊江大堤大規(guī)模整治工程,直到2019年才完工。其中,在監(jiān)利市的一處江堤**修筑了85米深,相當于20層樓的超級防滲墻,**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同類工程[30-31]。

類似的大規(guī)模維護,每隔幾年都會進行一次,我們的大堤早已不像22年前那般脆弱。

荊江南岸大堤防滲墻示意圖|防滲墻可以深入地下,在大堤填土和地下透水層中減緩滲水速率。它的作用并非杜絕滲水和管涌險情,而是將它們出現(xiàn)的時間推遲。如果等到洪水退去也不產生險情,大堤就安全了。制圖:王申雯/星球科學評論

也不要忘記各種大中小型水庫的作用。在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更多的水庫可以增加蓄洪空間,甚至將洪水轉變?yōu)橛脕戆l(fā)電和灌溉的水資源,使可能帶來災難的自然現(xiàn)象也能為人們帶來利好[32-33]。

只開啟了三個泄洪道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有23個泄洪道,通過控制開啟數(shù)量來調節(jié)泄洪流量,可以起到很好的蓄洪削峰效果。在剛剛通過三峽的長江第三次洪峰里,三峽削減了36.7%的洪峰流量。圖源:人民視覺

此外,得益于生態(tài)保護宣傳教育的持續(xù),人們對于新型人水關系的接受度也變得更高。在鄉(xiāng)村,人們將更多的農田、水塘和圩垸還給江湖,償還過去填湖造田的歷史舊賬,給洪水更大的行洪空間。

武漢梁子湖炸堤退垸|2016年,在洪水壓力下,湖北省對第二大湖泊梁子湖中的一處圩垸堤防實施爆破拆除,實現(xiàn)退垸還湖。圖源:荊楚網,資料[34]

還有默默提供科學、技術支撐的專業(yè)隊伍。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眾多氣象、水利、土木、工程地質、電力等領域工作人員年復一年的默默付出,我們現(xiàn)在還能從容地應對每一場洪水。

電力工作者在抗洪一線保障用電安全|抗洪斗爭的勝利,離不開千千萬萬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圖源:人民視覺

抗洪,就是和平年代的人民戰(zhàn)爭。每一個抗洪勝利的背后,其實都是整個國家過去幾十年各種工作集合而成的綜合國力。

我們相信,只要在平時充分運用現(xiàn)代科技維護堤防、興修水利、改善人水關系,再加上人民子弟兵和干部群眾在戰(zhàn)時表現(xiàn)出來的英勇無畏和頑強拼搏,還有各行各業(yè)普通人用70年建設起來的綜合國力進行保障,未來的抗洪斗爭一定會比現(xiàn)在更容易取得勝利。

軍民齊上陣,奪取抗洪最后勝利|用人民戰(zhàn)爭的力量戰(zhàn)勝洪水,這也是一種中國特色。圖源:人民視覺

末了,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抗洪到底有多難?

它很難,非常難。它不僅是整日與泥漿為伴,與強大狡詐的敵人多線作戰(zhàn),還要承受烈日和蚊蟲的考驗,更會透支人的體能和精力,有時還伴隨著流血犧牲。

但它一定會變得更加簡單,因為一線抗洪軍民們的背后,還站立著14億默默付出的中國人。

1998年,一句鏗鏘有力的宣言響徹長江大堤,曾經鼓舞了無數(shù)抗洪軍民的士氣。今天,不妨繼續(xù)用這句宣言,將人們抗擊2020年洪水的斗志燒得更旺——

“任何的困難,都壓不倒我們!”

“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

參考文獻:

[1] 李云, 王曉剛, 劉火箭,等. 土石壩漫頂過程水力特性分析[J].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2012(02):147-153.

[2] 徐富剛, 楊興國, 周家文. 堰塞壩漫頂破壞潰口演變機制試驗研究[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34(6):79-83.

[3] ASCE/EWRI Task Committee on Dam/Levee Breaching. Earthen embankment breaching[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11, 137(12): 1549-1564.

[4] Chanson H. Embankment overtopping protection systems[J]. Acta Geotechnica, 2015, 10(3): 305-318

[5] 趙凌云, 梅金煥. 湖北省長江堤防1998年潰口性險情整治及其效果后評估[J]. 中國防汛抗旱, 2009, 019(001):49-53.

[6] 水利部建設與管理司. 1998年洪水長江,松花江大堤險情分析[J]. 防汛與抗旱(4期):116-119.

[7] 俞衍升. 長江、松花江大堤險情分析[J]. 水利建設與管理, 1999(01):28-31.

[8] 張幸農,蔣傳豐,陳長英, 等.江河崩岸的類型與特征[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8,28(5):66-70.

[9] 張秀勇. 黃河下游堤防破壞機理與安全評價方法的研究[D]. 河海大學, 2005.

[10] Lüthi M. A modified hole erosion test (het-p) to study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D].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11.

[11] 密歇根河Edenville水壩滑坡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3u_CHVHJ8)

[12] George Dvorsky. Michigan Dam Collapse Video Shows A ‘Classic’ Example Of Earthworks Failure. 2020-05-23. Gizmodo新聞網. (www.gizmodo.com.au/2020/05/michigan-dam-collapse-video-shows-a-classic-example-of-earthworks-failure/

[13]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 (ICOLD). (2013). Internal erosion of existing dams, levees and dikes, and their foundations, Bulletin 164, Paris.

[14] 丁留謙, 張啟義, 姚秋玲. 1998年長江流域管涌險情特點分析[J]. 水利水電技術, 2007(02):44-45.

[15] 王雙山. 土石壩滲流破壞類型分析及防治措施[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 000(036):1-6.

[16] 劉杰. 土石壩滲流破壞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水利水電技術, 1979(03):13-19.

[17] 周應虎. 江河大堤滲流破壞機理和控制措施研究[D]. 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18] Hanson G J, Tejral R D, Hunt S L, et al. Internal erosion and impact of erosion resistance[C]//Proceedings of the 30th US Society on dams annual meeting and conference. 2010: 773-784.

[19] Rotunno, A. F., Callari, C., & Froiio, F. (2018).A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localized erosion in porous media with applications to backward piping in leve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doi:10.1002/nag.2864

[20] 劉川順, 聶世峰, 王小平,等. 長江簰洲灣堤防潰決原因分析和重建方案研究[J]. 水利水電技術, 2003(07):58-60.

[21] 方政軍, 李植. 簰洲灣潰口大寫真──現(xiàn)場目擊者采訪錄[J]. 中國工商, 1998(12):8-14.

[22] 徐劍. 嘉魚縣簰洲灣潰口前后[J]. 湖北文史資料, 1998, 000(004):176-186.

[23] 肖承煌. 長江九江決口的工程地質問題及防治對策[J]. 江西地質, 1999, 013(003):200-205.

[24] 趙翔. 1998:九江決堤實錄[J]. 西南民兵, 1998, 000(0Z1):70-70.

[25] 李明珠. 堤防工程管涌險情搶護措施[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1, 000(003):300-300.

[26] 易光曙. 荊江沙基堤防的管涌險情搶護與防治[J].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1999(6).

[27] 殷復滄, 張愛民, 余楠. 江河大堤漏洞搶護方法探討[J]. 山東水利, 2002.

[28] 龔壤山. 高危水位利用鉆灌技術封堵防洪大堤洞穴管涌或漏水的體會[J]. 中國防汛抗旱, 1998(4):124-126.

[29] 李斌, 宇彤. 淺談堤防漏洞產生原因與搶護措施[J]. 地下水, 2007, 029(006):106-108.

[30] 湖北日報. 總投資18億元 荊江大堤綜合整治工程主體完工. 2019-04-11. 荊州新聞網. (http://news.jznews.com.cn/system/2019/04/11/011959419.shtml)

[31] 湖北日報. 巍巍大堤鎖洶濤. 2020-07-12.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 (http://yjt.hubei.gov.cn/fbjd/dtyw/zhxx/202007/t20200720_2683885.shtml)

[32] 向立云, 魏智敏. 洪水資源化——概念,途徑與策略[J].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05, 5(007):24-29.

[33] 趙飛, 王忠靜, 劉權. 洪水資源化與濕地恢復研究[J].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06, 026(001):6-9,19.

[34] 荊楚網. 梁子湖里的螃蟹世家. 2016-10.29. 湖北日報網. (http://news.cnhubei.com/www/pd_v12/jcws/jcws/201610/t3730924.shtml)

[35] 車生泉, 謝長坤, 陳丹,等. 海綿城市理論與技術發(fā)展沿革及構建途徑[J]. 中國園林, 2015(06):11-15.

[36] 蔡曉鴻, 賀新華, 蔡勇平,等. 土石壩壩體反濾層與滲流控制[J]. 大壩與安全, 2009, 000(005):9-11.

[37] 江河堤防險情應急搶險救援技術指導書. 2017-04-14. 百度文庫. (wenku.baidu.com/view/2a56683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9.html)

[38] Rose A T. The influence of dam failures on dam safety laws in Pennsylvania[J]. Proceedings, Dam Safety, 2013: 8-12.

[39] Chen Y, Chen H. The Collective Strategies of Key Stakeholders i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 Tripartite Game Analysis of Governments, Developers, and Consumers[J]. Water, 2020, 12(4): 1087.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