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在京公布。大獎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丁洪研究員就未來十年世界科學的發(fā)展態(tài)勢接受了媒體采訪。以下為視頻實錄:丁洪稱:當前科技轉化越來越緊密,技術到商業(yè)的轉化周期越來越短。這種趨勢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等前沿領域都有突出體現(xiàn)。對于當前大熱的量子計算機,丁洪表示:通用量子計算機現(xiàn)在還未實現(xiàn),但幾十個比特的模擬機,做一些比較局限的工作,已經有了一些。憑借其特有的“并行計算”的能力,只要50個量子比特,其每一步的計算數(shù)就可達到2的50次方,超過現(xiàn)有的超級計算機??梢哉f,量子計算機是即將到來的,或者說已經開始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引擎之一。丁洪說:在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比特之間的相干性是保證“并行計算”的基礎,為了避免量子退相干導致的誤差,就要用其他的量子比特去保護這些用于計算的量子比特,如果要讓50個比特完全處在一個量子相干性,就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個量子比特去保護。并且隨著比特的增加,這種保護的增長幾乎是指數(shù)式的。用現(xiàn)有的技術去做會很難。但還有第二種方法,就是利用拓撲保護。丁洪說,超導是一種神奇的“宏觀量子現(xiàn)象”,運用超導的宏觀量子效應,在宏觀尺度上去實現(xiàn)量子比特的相干或糾纏,就可以(在超導體中)直接制造出抗干擾的“拓撲量子”。這是制造量子計算機最被看好的一種方向。受訪人| 丁洪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發(fā)布前由受訪人審稿編輯 | 騰訊科學 高佩雯文章由騰訊科學“科普中國頭條創(chuàng)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