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長毛蜘蛛猴分布于南美洲西北部及巴西中部,它因背部披著黑色長毛而得名。它的腹部毛色灰白,與背部黑色長毛形成鮮明對比。頭部的毛有的是白色,也有黃褐色和金色的,面部無毛,強(qiáng)烈興奮時(shí),會面紅耳赤。它的體長0.46~0.63 m,尾長0.65~0.8 m,體重約10 kg。它的尾巴有很強(qiáng)的卷握能力。1
分布范圍長毛蜘蛛猴主要棲息于海拔300米的沼澤林區(qū)和熱帶雨林區(qū),它們一般結(jié)小群活動,很少下地。主要以椰子,草莓和野生李子為食,偶爾也吃些小昆蟲。在林中活動時(shí),它們可以舒展雙臂,悠蕩翻飛于林間,敢從10米高處猛然跳下。在跳躍時(shí),具有卷握能力的尾巴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每天午后,它們常會喧叫不休,或發(fā)出低沉的鼻音,或發(fā)出尖利的喉音,有時(shí)會集體齊聲尖叫,時(shí)間可持續(xù)30分鐘。長毛蜘蛛猴繁殖速度慢,每隔三年才繁殖一次,而且每胎只產(chǎn)1仔,幼猴需要同父母一起生活一年左右。
在長毛蜘蛛猴生活的區(qū)域內(nèi),生活著當(dāng)?shù)赝林?他們一直把長毛蜘蛛猴視為最喜愛的食物。長毛蜘蛛猴在與人相遇時(shí),先與人對視,并不馬上逃避,因此,這些天真的猴子就會被當(dāng)?shù)厝溯p易地捕獲。由于長毛蜘蛛猴繁殖速度慢,數(shù)量一直不是很多,加上當(dāng)?shù)赝林碎L期以來將其作為肉食無情捕殺,因此到了20世紀(jì)初,長毛蜘蛛猴已經(jīng)不足100只了,此時(shí),人類大面積的砍伐熱帶雨林,把曾經(jīng)綿延數(shù)千里的雨林幾乎砍伐殆盡,這更給長毛蜘蛛猴的生存帶來了致命打擊。到20世紀(jì)20年代,長毛蜘蛛猴再也看不到了。
長毛蜘蛛猴包括7種:紅臉蜘蛛猴Ateles paniscus、長毛蜘蛛猴Ateles belzebuth、倭蜘蛛猴Ateles chamek、棕蜘蛛猴Ateles hybridus、亞馬孫蜘蛛猴Ateles marginatus、褐頭蜘蛛猴Ateles fusciceps、黑掌蜘蛛猴Ateles geoffroyi2。分布于南美洲熱帶森林。因四肢細(xì)長,在樹上活動時(shí),遠(yuǎn)看像一只巨大的蜘蛛而得名。毛多且密,頭圓小,尾長大于體長,可達(dá)80厘米,纏繞性極強(qiáng)。白天活動,小群覓食,晚上可集上百只得大群。遇敵害時(shí)會發(fā)出報(bào)警聲,并不斷向入侵者投擲樹枝和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