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諾昔康片,適應癥為可用于手術后急性疼痛、外傷引起的中-重度疼痛、急性坐骨神經痛和腰痛、晚期癌痛,亦可用于慢性腰痛、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為氯諾昔康,其化學名稱為:6-氯-4-羥基-2-甲基-3-(2-吡啶胺基甲?;?-2H-噻吩并[2,3-e]-1,2-噻嗪-1,1-二氧化物。
其結構式為:
分子式:C13H10ClN3O4S2
分子量:371.82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略帶黃色的薄膜衣片。
適應癥可用于手術后急性疼痛、外傷引起的中-重度疼痛、急性坐骨神經痛和腰痛、晚期癌痛,亦可用于慢性腰痛、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規(guī)格4mg
用法用量治療關節(jié)炎或慢性疼痛,口服8mg(2片)/次,每日2次;急性疼痛,可根據(jù)疼痛程度單次或多次口服,每日總劑量不超過32mg(8片)。
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胃燒灼感、消化不良,個別人出現(xiàn)胃潰瘍、胃穿孔、消化道出血。
禁忌1.已知對本品過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后誘發(fā)哮喘、蕁麻疹或過敏反應的患者。
3.禁用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圍手術期疼痛的治療。
4.有應用非甾體抗炎藥后發(fā)生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既往曾復發(fā)潰瘍/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7.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者。
注意事項1.避免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包括選擇性COX-2抑制劑合并用藥。
2.根據(jù)控制癥狀的需要,在最短治療時間內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可以使不良反應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體抗炎藥治療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xiàn)胃腸道出血、潰瘍和穿孔的不良反應,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這些不良反應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癥狀,也無論患者是否有胃腸道病史(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幕颊邞斏魇褂梅晴摅w抗炎藥,以免使病情惡化。當患者服用該藥發(fā)生胃腸道出血或潰瘍時,應停藥。老年患者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頻率增加,尤其是胃腸道出血和穿孔,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4.針對多種COX-2選擇性或非選擇性NSAIDs藥物持續(xù)時間達3年的臨床試驗顯示,本品可能引起嚴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增加,其風險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ASIDs,包括COX-2選擇性或非選擇性藥物,可能有相似的風險。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其風險更大。即使既往沒有心血管癥狀,醫(yī)生和患者也應對此類事件的發(fā)生保持警惕。應告知患者嚴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癥狀和/或體征以及如果發(fā)生應采取的步驟。
患者應該警惕諸如胸痛、氣短、無力、言語含糊等癥狀和體征,而且當有任何上述癥狀或體征發(fā)生后應該馬上尋求醫(yī)生幫助。
5.和所有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一樣,本品可導致新發(fā)高血壓或使已有高血壓癥狀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種都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增加。服用噻嗪類或髓袢利尿劑的患者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時,可能會影響這些藥物的療效。高血壓病患者應慎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包括本品。在開始本品治療和整個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jiān)測血壓。
6.有高血壓和/或心力衰竭(如液體潴留和水腫)病史的患者應慎用。
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例如剝脫性皮炎、Stevens Johnson綜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癥(TEN)。這些嚴重事件可在沒有征兆的情況下出現(xiàn)。應告知患者嚴重皮膚的癥狀和體征,在第一次出現(xiàn)皮膚皮疹或過敏反應的其他征象時,應停用本品。
8.本品與西咪替丁合用時注意下調劑量;
9.本品與格列苯脲、法華令、鋰鹽、呋塞米或噻嗪類利尿藥及地高辛合用時,應調整它們的用量;
10.腎功能不全者亦應調整用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明確。
兒童用藥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老年用藥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藥物相互作用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雷尼替丁或含鋁、鉀、鈣或鉍的抗酸劑與氯諾昔康同時服用時,對氯諾昔康的藥代動力學沒有明顯改變;但西米替丁與氯諾昔康同時服用時,前者抑制氯諾昔康的消除,導致穩(wěn)態(tài)Cmax(28%)和AUC(9%)值顯著的增加,而表觀血漿清除率下降(12%)。
氯諾昔康與其他幾個NSAID相似,能顯著的降低(30%)華法令的血漿濃度,增強它的抗凝作用。氯諾昔康引起健康志愿者穩(wěn)態(tài)血漿地高辛的清除略有減少(15%),而對其他藥代動力學指標沒有明顯影響。反過來,地高辛(0.25mg/kg)使氯諾昔康穩(wěn)態(tài)Cmax減少20%,t1/2β增加36%,但不影響AUC值。
氯諾昔康明顯削弱速尿的利尿和排鈉作用,增加血清鋰的濃度和氨甲喋呤的AUC,不影響氨茶堿的藥代動力學。
藥物過量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臨床試驗國內開展的多中心(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北京友誼醫(yī)院、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北大人民醫(yī)院和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隨機、雙盲臨床試驗中,200例符合ACR(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訂的RA(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的RA病人和120例符合ACR1986年膝OA(骨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的膝OA病人入組實驗,RA病人和OA病人均按1:1隨機分組接受8mg氯諾昔康片或500mg陽性對照藥那丁美酮治療,療程均為4周。觀察記錄每一RA或OA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臨床癥狀的改善(患者各癥狀改善值的平均值≥70%定義為顯效,30%-70%定義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