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粒比重(specific gravity of solid particles) 是指土粒重量與同體積4℃時水的重量之比值。以G表示,G=W8/(V8γw)。式中W8為土粒(干土)重量(g);V8為土粒的體積(m3);γw為水在4℃時的容重(工程計算中常用lg/cm3)。
比重的大小隨土粒的礦物成分而異。砂土的比重約為2.65,粘土的比重為2.7~2.8。土中含有大量有機質(zhì)時,土粒比重顯著減小。1
定義土粒比重 是指土粒在105℃-110℃溫度下烘至恒重時的質(zhì)量與同體積4℃時純水的質(zhì)量之比,簡稱比重。
土粒比重是土顆粒自身的比重,一般在2.6-2.7之間,和土的干密度是兩個概念。
土的干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干土體中土粒的重量。這個單位體積不僅包含土粒的體積,而且還包含土粒間孔隙的體積,也叫土粒相對密度。
土的孔隙比土是由三相組成的:土顆粒、土中水、土中氣三相組合后應(yīng)按同一量綱才能合理確定土的各種成分的占比,這個量綱就是比重有了土的比重和含水量,根據(jù)實測的土的密度就能確定土的孔隙比了,孔隙比是評價土的物理力學(xué)性質(zhì)的很有實用意義的指標(biāo)。
土的干密度土的干密度是反映土顆粒與土中氣混合后的密度,是二相體的密度。天然密度是土顆粒、土中水和土中氣三相混合后的密度。2比重是劃分土顆粒、土中水和土中氣各自體積占比的依據(jù),目的是為了得到孔隙比,孔隙比是評價土的物理力學(xué)性質(zhì)的最適用的指標(biāo)之一。
測定方法土粒比重通常采用比重瓶法測定,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稱好質(zhì)量的干土放入盛滿水的比重瓶的前后質(zhì)量差異,來計算出土粒的體積,從而進(jìn)一步算出土粒比重。
主要影響因素土粒比重主要取決于土的礦物成分,不同土類的比重變化幅度并不大。一般土的比重見表。3
|| ||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林國慶 - 副教授 - 中國海洋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