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斜綠泥石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斜綠泥石(clinochlore;Seraphinite),成分(Mg,Fe)4.75Al1.25〔Al1.25Si2.75O10〕(OH)8。單斜晶系。晶體呈假六方片狀,集合體呈鱗片狀。草綠至淡橄欖綠色。1

物理性質(zhì)晶形為假六方形薄板狀或桶狀。集合體呈鱗片狀,有時鱗片很細,需在顯微鏡下始篳察見。解理沿.[001)極完全。顏色為草綠色至淡橄欖色。硬度2~2.5。比重2.61—2.78。

化學組成成分中Mg大量超過Fe,還可含少量Fe3+、Mn和Cr。含鐵極少的種屬稱為淡斜綠泥石。富鉻種屬(Cr2O3>4%)稱為鉻(斜)綠泥石(Kammererite=Chromian clinochlore)。隨鎂綠泥石成分的增加可逐漸變?yōu)殒V蠕綠泥石、它們之間的成分、光性可有規(guī)律的變化。

結(jié)晶特點晶體呈薄到中厚的板片狀,斷面假六方狀,晶面常彎曲,通常呈薄片狀、桶狀、鱗片狀集合體。

光學性質(zhì)顏色、多色性綠色、橄欖綠、櫻桃紅、玫瑰紅色,薄片中綠色、淡綠、無色。弱多色性,Ng一淺黃綠、無色,Nm一淺綠,Np一淺綠。吸收性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