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混合指示劑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因為單一指示劑,其變色范圍一般都比較寬,有的在變色過程中還出現(xiàn)難以辨別的過渡色。在某些酸堿滴定中,為了達(dá)到一定的準(zhǔn)確度,需要將滴定終點限制在較窄小的PH范圍內(nèi)(例如對弱酸或弱堿的滴定),可采用混合指示劑。

定義某些酸堿滴定中,PH突越范圍很窄,使用一般的指示劑難以判斷終點,可采用混合指示劑。1

原理酸堿指示劑一般為有機弱酸或弱堿,其酸式色與堿式色不同。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 = HIn

(堿式色)(酸式色)

當(dāng)[HIn]/[]≥10時,呈現(xiàn)的主要是酸式色;

當(dāng)[HIn]/[]≤10時,呈現(xiàn)的主要是堿式色。

由于指示劑的變色不是突變,而是在一個pH范圍內(nèi)變化,且指示劑的變色點不正好與化學(xué)計量點一致,指示劑指示終點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誤差,另外指示劑的用量也會影響誤差的大小。

定義:對于反應(yīng)

a A (待測物)+ t T (滴定劑) = r R + q Q

Et=[(a/t)nT - nA] / nA

在酸堿滴定中,有時使用單一指示劑變色不敏銳,或是需要將終點限制在很狹窄的范圍內(nèi),這時可采用混合指示劑。

混合指示劑分為兩種:一種是同時使用兩種指示劑;一種是由指示劑與惰性染料組成,利用其顏色互補,使終點變色更加敏銳。

混合堿的滴定通常用酚酞作指示劑確定第一計量點,淺紅色為終點,比較難判斷。雖然可采用甲酚紅和百里酚藍(lán)的混臺指示劑確定第一計量點,但從PH=8.4的淺紫色到PH=8.2玫瑰色為終點,顏色的變化不明顯。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指示滴定的第二計量點,滴定到橙色為終點,不敏銳。這是由于過第一計量點后,形成了/緩沖體系,使PH逐漸降低,甲基橙的顏色逐漸變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采用多組混合指示劑。

多組混合指示劑由酚酞、百里酚藍(lán)、溴百里酚藍(lán)、甲基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分類混合指示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某種指示劑中加入一種惰性染料,后者不是酸堿指示劑,顏色不隨PH變化,因顏色互補使變色敏銳,而變色范圍不變。另一類是由兩種酸堿指示劑混合而成,利用彼此顏色之間的互補作用,具有很窄的變色范圍,且在滴定終點有敏銳的顏色變化,可以正確地指示滴定終點。2

實例一類混合指示劑實例甲基橙(0.1%)和靛藍(lán)二磺酸鈉(0.25%)組成的混合指示劑(1:1),靛藍(lán)二磺酸鈉在滴定過程中不變色(藍(lán)色),只作為甲基橙變色的背景。該混合指示劑隨溶液pH的改變而發(fā)生如下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