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氨苯蝶啶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氨苯蝶啶,用于治療各類水腫,如心力衰竭、肝硬化及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和腹水,以及糖皮質激素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水鈉潴留。常與排鉀利尿藥合用。亦用于對氫氯噻嗪或螺內酯無效的病例。

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稱:氨苯蝶啶

中文別名:2,4,7-三氨基-6-苯基蝶啶; 氨苯喋啶

英文名稱:2,4,7-Triamino-6-Phenylpteridine

英文別名:Triamterene; 6-phenylpteridine-2,4,7-triamine; 6-Phenylpteridine-2,4,7-triamine; 2,4,7-Triamino-6-phenylpteridine,6-Phenyl-2,4,7-pteridinetriamine; 2,4,7-Pteridinetriamine, 6-phenyl-

CAS號:396-01-0

分子式:C12H11N7

結構式:

分子量:253.26300

精確質量:253.10800

PSA:129.62000

LogP:2.57700

物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黃色固體,無臭或幾無臭,無味。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極微溶,在稀無機酸中幾乎不溶,可溶于甲酸(1:30)。本品的酸溶液顯示藍色熒光。

密度:1.502 g/cm3

熔點:316°C

沸點:573.4oC at 760 mmHg

閃點:11 °C

穩(wěn)定性:穩(wěn)定

儲存條件:2-8oC

安全信息包裝等級:III

危險類別:6.1(b)

海關編碼:2933990090

危險品運輸編碼:2811

WGK Germany:3

危險類別碼:R22; R36/37/38

安全說明:S26-S36/37/39-S45-S33-S24-S16-S7

RTECS號:UO3470000

危險品標志:Xn1

生產方法5-亞硝基-2,4,6-三氨基嘧啶和無水乙醇一起回流1h,加入部分量氰芐和乙醇鈉,回流2h后再加入其余量氰芐和乙醇鈉,繼續(xù)回流5h,冷卻至10℃左右,過濾,用沸水洗滌,得氨苯蝶啶粗品。將粗品、濃硫酸及活性炭加入水中,回流45min,趁熱過濾,濾液加熱至沸,加入ED-TA二鈉鹽,用濃氨水調節(jié)至pH9,過濾,洗滌,干燥,得成品1。

用途低效利尿藥。用于低血鉀及高氯酸血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頑固性水腫等1。

藥典標準【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2,4,7-三氨基-6-苯基蝶啶。按干燥品計算,含C12H11N7不得少于98.5%。

【性狀】

本品為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幾乎無臭,無味。

本品在水、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極微溶解,在稀鹽酸或稀硫酸中幾乎不溶。

【鑒別】(1)取本品約10mg,加稀硫酸5ml,振搖數分鐘后,濾過,濾液顯藍綠色熒光;用水稀釋后,熒光即加強。再將此溶液分成2份:一份加氨試液使成堿性,轉變?yōu)樗{紫色熒光;另一份加10%氫氧化鈉溶液使成堿性,熒光即消失。(2)取本品,加10%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釋制成每lml中約含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Ⅳ A)測定,在360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檢查】有關物質取本品20mg,加二甲基亞砜4ml使溶解,用甲醇稀釋至25ml,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lml,置2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另取本品20mg及茶堿20mg,加二甲基亞砜4ml使溶解,用甲醇稀釋至25ml,作為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 B )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 (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濃氨溶液(9:1 :1)為展開劑,展開,晾干,先置紫外光燈(254n m)下檢視,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溶液應顯兩個清晰分離的斑點;再S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溶液如顯雜質斑點,其熒光強度與對照溶液的主斑點比較,不得更強。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附錄Ⅷ L)。熾灼殘渣 不得過0.1%(附錄Ⅷ N)。

【含量測定】取本品約0.l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20ml,加熱使溶解,放冷,加醋酐10ml與喹哪啶紅指示液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的紅色消失,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lml高氯酸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12.66mgC12H11N72。

【類別】利尿藥。

【貯藏】密封保存2。

藥物說明分類泌尿系統(tǒng)藥物> 利尿藥 >低效利尿藥

劑型片劑:50mg

藥理作用本品為留鉀利尿藥,其留鉀排鈉作用與螺內酯相似,但其作用機制與后者不同。它不是醛固酮拮抗劑,而是直接抑制腎臟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進入上皮細胞,進而改變跨膜電位,而減少K+的分泌;Na+的重吸收減少,從而使Na+、Cl-及水排泄增多,而K+排泄減少。作用較迅速,但較弱,屬低效能利尿藥,其留鉀作用弱于螺內酯。

藥代動力學本品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生物利用度約30%~70%。口服后2小時起效,tmax為6小時,作用持續(xù)12~16小時。t1/2為1.5~2小時,但無尿者的t1/2顯著延長,可達10小時以上。本品在肝臟代謝,原形和代謝物主要由腎臟排泄,少部分經膽道排出。動物實驗顯示,本品可透過胎盤并分泌到乳汁中。

適應癥用于治療各類水腫,如心力衰竭、肝硬化及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和腹水,以及糖皮質激素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水鈉潴留。常與排鉀利尿藥合用。亦用于對氫氯噻嗪或螺內酯無效的病例。

用法用量由于劑型及規(guī)格不同,用法用量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遵醫(yī)囑。

不良反應①大劑量長期使用或與螺內酯合用,可出現血鉀過高現象,停藥后癥狀可逐漸消失(如癥狀嚴重可作相應處理);②長期應用可使血糖升高;③可見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胃痙攣、輕度腹瀉)、低鈉血癥、頭痛、頭暈、嗜睡、軟弱、口干及皮疹、光敏反應等;④偶見肝損害;⑤罕見:過敏反應,如皮疹、呼吸困難;血液系統(tǒng)損害,如粒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巨紅細胞性貧血(干擾葉酸代謝);腎結石等。

禁忌癥對本品過敏者,高鉀血癥,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項(1)服藥后多數患者出現淡藍色熒光尿。(2)下列情況慎用:①無尿;②肝、腎功能不全;③糖尿?。虎艿外c血癥;⑤酸中毒;⑥高尿酸血癥或有通風史者;⑦腎結石或有此病史者;⑧妊娠期婦女及哺乳期婦女。(3)老年人應用較易發(fā)生高鉀血癥和腎損害。(4)給藥應個體化,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使用,以減少電解質絮亂等不良反應。(5)用藥前應了解血鉀濃度。但在某些情況下血鉀濃度并不能真正反映體內鉀潴留,如酸中毒時鉀從細胞內轉移至細胞外而易出現高鉀血癥,酸中毒糾正后血鉀濃度即可下降。(6)應于進食時或餐后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并可能提高生物利用度。(7)對診斷的干擾:①因與奎寧丁有相同的熒光光譜,可干擾奎寧丁的血濃度測定結果;②使下列測定值升高: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尤其是有腎功能損害時)、血漿腎素、血鉀、血鎂、血尿酸及尿酸排泄量;③使血鈉下降;④尿鈣排出可增高,干擾有關鈣代謝絮亂疾病的診斷。

藥物相互作用本品基本同螺內酯。此外尚有以下情況出現:(1)因本品可使血尿酸升高,與噻嗪類和利尿劑合用時可進一步使血尿酸升高,故應與治療痛風的藥物合用。(2)與氯磺丙脲合用,可導致嚴重低鈉血癥。(3)與吲哚美辛合用,可發(fā)生可逆性急性腎衰,應避免同時應用。(4)為避免血鉀升高,應避免與其他潴鉀利尿劑合用。

中毒氨苯蝶啶(三氨蝶呤)抑制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皮質段對Na的再吸收,增加Na、Cl排泄而利尿,對K則有潴留作用(尿中K減少或不變)。還有增加尿酸排泄作用。本藥為非醛固酮拮抗劑。主要用于治療心力衰竭、肝硬化和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和腹水。小鼠口服LD50約為300mg/kg。常用量口服每次50~100mg,l~3/d。主要影響水鹽代謝,導致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高鉀血癥。

臨床表現

不良反應表現如下:

1.消化系統(tǒng)

口干、惡心、嘔吐、腹瀉等。也有發(fā)生黃疸和肝功異常。

2.代謝異常

長期大量應用可引起高鉀血癥、血尿素氮升高、高氯性酸中毒。

3.過敏反應

皮疹、藥物熱、光敏反應等。

4.其他

大劑量應用可致無力、軟弱、嗜睡、低血壓、肌肉痙攣、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治療

氨苯蝶啶中毒的治療要點為:

1.注意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防治高鉀血癥。

2.對癥治療。

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