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氯苯那敏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氯苯那敏,用于過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竇炎及過敏性皮膚疾患如蕁麻疹、過敏性藥疹或濕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蟲咬所致皮膚瘙癢。

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稱:氯苯那敏

中文別名:2,4,6,2',4',6'-六硝二苯胺; 曙黃; 2,2ˊ,4,4ˊ,6,6ˊ-六硝基二苯胺; 六硝基二苯胺;2-[對-氯-α-[2-(二甲氨基)乙基]苯基]吡啶;氯非那敏

英文名稱:2,4,6-trinitro-N-(2,4,6-trinitrophenyl)aniline

英文別名:N,N-dipicrylamine; 2,2',4,4',6,6'-hexanitrodiphenylamine; Benzenamine, 2,4,6-trinitro-N-(2,4,6-trinitrophenyl)-; Hexanitrodiphenylamine; Hexyl;; Chlorprophenpyridamine

CAS號:131-73-7

分子式:C12H5N7O12

結構式:

分子量:439.20800

精確質(zhì)量:439.00000

PSA:286.95000

LogP:6.09160

法規(guī)信息中國

危險化學品

物化性質(zhì)形狀:本品為油狀液體,BP 0.5 159-161℃。其馬來酸鹽為白色結晶性粉末,MP 132-135℃,(130-135℃)。溶于水(1:4)、乙醇(1:10)和氯仿(1:10);微溶于乙醚

密度:1.938g/cm3

熔點:240-241oC

沸點:532.5oC at 760mmHg

閃點:275.9oC

儲存條件:輕裝輕放,庫房通風、遠離明火、高溫、陽光,與氧化劑、易燃物分開存放

安全信息危險類別:1.1

海關編碼:2921499090

危險品運輸編碼:0079

WGK Germany:3

危險類別碼:R2

安全說明:35-36-45-61

危險品標志:E; T+; N

用途用于制造彈藥及用于鉀鹽的分析1。

藥物說明分類抗變態(tài)反應藥物 > 抗組胺藥

劑型1.片劑:每片4mg

2.針劑:10mg/1ml, 20mg/2ml

藥理作用氯苯那敏為H1受體拮抗藥,其化學結構屬烴胺類。主要能競爭性阻斷變態(tài)反應靶細胞上組胺H1受體,使組胺不能與H1受體結合,從而抑制其引起的過敏反應。但氯苯那敏不影響組胺的代謝,也不阻止體內(nèi)組胺的釋放。氯苯那敏還具有抑制中樞和抗膽堿作用,故服藥后有困倦感、口干、便秘、痰液變稠及鼻黏膜干燥。經(jīng)過臨床長時間的實踐認為,氯苯那敏的抗組胺作用較強,用量小,副作用小。氯苯那敏抗組胺作用較苯海拉明、異丙嗪強,而中樞抑制作用較弱,抗膽堿作用亦較弱。因嗜睡等不良反應輕微,故適用于小兒及白天需要工作的患者服用。氯苯那敏尚有減少氣管分泌及胃酸分泌的作用。在新一代抗組胺藥問世之前,是臨床最常用的抗組胺藥2。

藥代動力學尿中存在13.2%的原形物,5.8% N-去甲基撲爾敏,另行撲爾敏N-氧化物,及兩種未鑒定的代謝物。服用藥物大部分成極性代謝產(chǎn)物排出。氯苯那敏由肝臟代謝,經(jīng)尿液、大便、汗液排泄。哺乳婦女亦可經(jīng)由乳汁排出一部分。孕婦用藥可通過臍血影響胎兒2。

適應癥尿中存在13.2%的原形物,5.8% N-去甲基撲爾敏,另行撲爾敏N-氧化物,及兩種未鑒定的代謝物。服用藥物大部分成極性代謝產(chǎn)物排出。氯苯那敏由肝臟代謝,經(jīng)尿液、大便、汗液排泄。哺乳婦女亦可經(jīng)由乳汁排出一部分。孕婦用藥可通過臍血影響胎兒2。

用法用量1.口服,成人每次4mg,每天3次。兒童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

2.肌內(nèi)注射或皮下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3次。兒童皮下注射每天0.35mg/kg,分4次注射。

3.靜脈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1次。嘔吐患者可將1次劑量,用溫水50~100ml溶解后經(jīng)直腸保留灌注2。

不良反應1.有時有輕微的口干、眩暈、惡心等反應,嗜睡作用輕微。

2.服用量過大致急性中毒時,成人常出現(xiàn)中樞抑制。兒童中毒時,多呈中樞興奮。當呼吸衰竭時,可采用人工呼吸,給氧等支持療法,忌用中樞興奮藥。必要時可用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靜脈滴注以維持血壓,但不宜用腎上腺素。搶救中切忌用組胺注射作解毒藥2。

禁忌癥1.對氯苯那敏過敏者禁用。

2.新生兒、早產(chǎn)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3.中樞已處于過度抑制狀態(tài)者禁用。

4.窄角性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膀胱頸梗阻、重癥肌無力、胃潰瘍、幽門及十二指腸梗阻、癲癇患者禁用2。

注意事項①注射劑有刺激性,靜脈注射過快可致低血壓或中樞神經(jīng)興奮。②不宜與氨茶堿作混合注射。③有交叉過敏現(xiàn)象,對其他抗組胺藥或麻黃堿、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去甲腎上腺素及碘過敏者,也可能對本藥過敏。④車船、飛機的駕駛人員,精密儀器操作者在工作前禁止服用有中樞神經(jīng)抑制的抗組胺藥物。⑤患閉角型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增生、幽門十二指腸梗阻、癲癇的患者慎用,新型抗組胺藥的抗膽堿不良反應較輕。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⑦新生兒和早產(chǎn)兒對本類藥物抗膽堿作用的敏感性較高,不宜使用。⑧老年人對抗組胺藥的不良反應較敏感,應用本品時易發(fā)生低血壓、精神錯亂、癡呆和頭暈等不良反應。

藥物相互作用①與酒精及其他中樞神經(jīng)抑制藥,如巴比妥酸鹽、催眠藥、阿片類鎮(zhèn)痛藥、抗焦慮鎮(zhèn)靜藥、抗癲癇藥合用,可增加抗組胺藥的中樞神經(jīng)抑制作用,但新型抗組胺藥此相互作用較弱。②與其他有抗膽堿作用的藥物,如阿托品、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可加強本類藥物的抗膽堿作用。③部分經(jīng)肝代謝的抗組胺藥與肝藥酶抑制藥合用時,可致不良反應增加。④一些抗組胺藥可能會掩蓋某些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如氨基苷類抗生素的毒性癥狀。⑤抗組胺藥可抑制過敏原性物質(zhì)的皮試反應,因此在皮試前若干天應停止使用一切抗組胺藥物,以免影響皮試結果。⑥本品與苯妥英合用可能抑制其肝臟代謝,使其毒性增加,應注意監(jiān)測苯妥英濃度。⑦可增強金剛烷胺、抗膽堿藥、氟哌啶醇、吩噻嗪類及擬交感神經(jīng)藥等作用。⑧同時飲酒或服用中樞神經(jīng)抑制藥,可使本品藥效增強。

中毒氯苯那敏(撲爾敏)是最強的抗組胺藥物之一,其作用持久,用量少、副作用小。適用于各種過敏性疾病、藥物過敏反應等??诜湛於耆胨テ?2~15h。成人用量4~8mg,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

臨床表現(xiàn)

1.不良反應以困倦為最常見,偶有胸悶、咽痛、疲乏、心悸或出血傾向,還可有痰液黏稠。服用過量表現(xiàn)為排尿困難或尿痛、頭暈、口鼻咽部干燥、食欲減退、惡心、上腹不適或胃痛。

2.兒童易發(fā)生煩躁、焦慮、入睡困難和神經(jīng)過敏。

3.有報道出現(xiàn)固定性藥疹、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甚至過敏性休克。可能發(fā)生一般抗過敏藥物少見的粒細胞減少癥。

治療

氯苯那敏中毒的治療要點為:

對癥治療3。

專家點評氯苯那敏為烴胺類抗組胺藥。其特點是抗組胺作用較強,用量小,不良反應少。適用于小兒。用于各種過敏性疾病、蟲咬、藥物過敏反應等。另外,駕駛員、機械操作人員在工作進行時不宜使用。止癢效果較好,臨床較為常用,為減少嗜睡和口干不良反應,對慢性過敏性疼痛可以晚間臨睡前服用。氯苯那敏通過拮抗H1受體而對抗組胺的過敏作用。用于皮膚黏膜變態(tài)反應,如眼瞼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2。

藥典標準【鑒別】 (1) 取本品約10mg,加枸椽酸醋酐試液1ml,置水浴上加熱,即顯紅紫色。(2) 取本品約20mg,加稀硫酸1ml,滴加高錳酸鉀試液,紅色即消失。(3) 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61圖)一致。

【檢查】酸度 取本品0.1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測定(附錄Ⅵ H),pH值應為4.0~5.0 。有關物質(zhì) 取本品,加溶劑[流動相A-乙腈(80:20)]溶解并稀釋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適量,用上述溶劑稀釋制成每1ml中含3μ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Ⅴ D)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A為磷酸鹽緩沖液(取磷酸二氫銨11.5g,加水適量使溶解,加磷酸1ml,用水稀釋至1000ml),流動相B為乙腈,按下表進行梯度洗脫;流速為每分鐘1.2ml;檢測波長為225nm。理論板數(shù)按氯苯那敏峰計算不低于4000。取對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diào)節(jié)檢測靈敏度,使氯苯那敏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5%。再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雜質(zhì)峰,除馬來酸峰外,單個雜質(zhì)峰面積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中氯苯那敏峰面積(0.3%),各雜質(zhì)峰面積的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中氯苯那敏峰面積的3倍(0.9%)。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小于對照溶液氯苯那敏峰面積0.17倍的色譜峰忽略不計(0.05%)。殘留溶劑 四氫呋喃、二氧六環(huán)、吡啶、甲苯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2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huán)、吡啶和甲苯,精密稱定,用二甲基甲酰胺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各含四氫呋喃144μg、1,4-二氧六環(huán)76μg、吡啶40μg、甲苯178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片溶液各1ml,置頂空瓶中,密封。照殘留溶劑測定法(附錄Ⅷ P 第二法)測定,用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或極性相近)為固定液;柱溫在50℃維持15分鐘,再以每分鐘8℃的速率升溫至120℃,維持10分鐘;進樣口溫度為200℃;檢測器溫度為250℃。頂空瓶平衡溫度為90℃,平衡時間為30分鐘,進樣體積為1.0ml。取對照品溶液頂空進樣,理論板數(shù)按四氫呋喃峰計算不低于5000,各成分峰見的分離度均應符合要求。再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頂空進樣,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均應符合規(guī)定。易炭化物 取本品25mg,依法檢查(附錄Ⅷ O),與黃色1號標準比色液比較,不得更深。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附錄Ⅷ L)。熾灼殘渣 不得過0.1%(附錄Ⅷ N)。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15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10ml溶解后,加結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顯藍綠色,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當于19.54mg的C16H19ClN2·C4H4O4。

【類別】 抗組胺藥。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