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qǐng)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陶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shí)科普陣地
收藏

陶,拼音táo或yáo,多音漢字,名詞時(shí)多念táo,做動(dòng)詞時(shí)多念yáo。有多種釋義。

起先陶字寫成沒有“阝”的“陶”,后來在其左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義為表示制陶時(shí)從高坡上取黏土之義,所以說陶字也可以說是形聲兼會(huì)意,后世便以這個(gè)字代替“陶”。

陶 yáo〈名〉通“窯”。窯灶 [kiln]《集訓(xùn)》:“陶,燒瓦器土室也?!薄兑磺薪?jīng)音義》

平遙,史稱古陶,相傳為帝堯的封地。春秋時(shí)為晉國屬地,戰(zhàn)國時(shí)屬趙國。秦置平陶縣,西漢置京陵、中都縣。北魏始光元年( 424),改平陶為平遙。

簡(jiǎn)述基本信息【漢字】陶

【拼音】táo

·陶:姓氏

·陶:陶瓷,又名陶器。

·陶:陶〈書〉

部首筆畫五筆86:BQRM;五筆98:BQTB

倉頡:NLPOU

筆順編號(hào):5235311252

四角號(hào)碼:7722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9676

筆順:橫撇彎鉤、豎、撇、橫折鉤、撇、橫、橫、豎、豎折、豎1

字義解釋基本字義1. 用黏土燒制的器物:~俑?!??!伞!堋!鳌?/p>

2. 制造陶器:~冶?!T。

3. 喻教育、培養(yǎng):~化。~育?!?。熏~。

4. 快樂的樣子,使快樂:~然?!怼!?。

5. 古同“淘”,洗。

6. 姓。

詳細(xì)字義**〈名〉**

1. 形聲。從阜,陶(táo)聲,阜,土山。從“阜”,與土有關(guān)。本義:陶丘

2. 同本義。本為兩重的山丘,后為地名專稱。在今山東省定陶縣。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稱陶[Taoqiu mountain]

陶,再成丘也?!墩f文》

再成為陶丘?!稜栄拧贰O注:“形如累兩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夺屆?/p>

在濟(jì)陰,《夏書》曰,東至于 陶丘北,陶丘有 堯城,堯嘗所居,故 堯號(hào) 陶唐氏?!墩f文》

3. 又如:陶丘(重疊的山丘)

4. 瓦器,陶器 [pottery;earthenware]

器用陶匏?!抖Y記·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秴问洗呵铩ぶ俣o(jì)》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為甑者;冶,為釜鐵者。”

5. 又如:彩陶(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嶺土燒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磚);陶桴(陶瓦與木棍)

6. 燒制陶器的匠人 [potter]。如:陶匠(陶工與木匠;亦專指陶工);陶冶(陶工與鑄工)

7. 姓

〈動(dòng)〉

1. 制作瓦器 [make earthernware]

陶,作瓦器也?!队衿?/p>

陶子河濱?!秴问洗呵铩ど魅恕?/p>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萬室之國,一人陶?!睹献印じ孀酉隆?/p>

2. 又如:陶漁(制陶與捕魚);陶鈞(制陶用的轉(zhuǎn)輪);陶埴(燒制磚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師,陶家。燒制陶器的匠人)

3. 陶冶,化育 [cultivate;mold;educate]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延師擇友,陶成佳士?!毒拔摹顿R王甥申之首入泮宮序》

4. 又如:陶熔(培養(yǎng)教育);陶成(培養(yǎng),教晦);陶寫(抒發(fā),陶冶);陶化(陶鑄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5. 烤灼,炎熾 [burn]

躋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逗鬂h書》

6. 除去 [remove]。如:陶洗(革除;滌除)

7. 毀謗 [slander]。如:陶誕(毀謗夸誕)

〈形〉

1. 快樂 [happy]

共陶暮春時(shí)?!段倪x·謝靈運(yùn)·酬從弟惠連》

何以稱這情,濁酒且自陶?!諟Y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 又如:陶春(使人快樂的春天);陶欣(快樂欣喜);陶煦(和樂的樣子)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王強(qiáng)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xué)